《烛影摇红 友人出家伎佐酒》
时间: 2025-01-19 20:09:42意思解释
烛影摇红 友人出家伎佐酒
作者: 梁清标 〔明代〕
原文展示
绛烛秋宵,朱懒曲曲芳酝。
曼声檀口啭雏莺,腻脸薇香嫩。
乐府新翻偏韵。乍回眸红潮微晕。
元人宫调,吴下排场,风流重认。
舞罢前溪,蜡媒落翠欢无尽。
宁王玉笛莫愁歌,更有蛮靴衬。
销却柔肠一寸。怕催人漏铜滴紧。
愁多子野,狂发分司,笑回红粉。
白话文翻译
在秋夜里,红烛摇曳,香醇的酒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曼妙的歌声从檀口传出,如同雏莺在啭鸣,脸色娇嫩,仿佛薇花般芬芳。
乐府的新曲调特别动听,突然回眸间,脸上泛起红晕。
元代的宫廷歌曲,吴地的盛宴,令人重温旧日的风流韵事。
舞罢之后,溪边的蜡烛映出无尽的欢愉。
宁王的玉笛吹出的《莫愁歌》,更衬托出她那蛮靴的妩媚。
这情景令我柔肠寸断,不免让人担心时光流逝。
愁苦多于欢愉,狂放的心情使然,笑着回望那如花的红颜。
注释
- 绛烛: 红色的蜡烛,象征热情和欢庆。
- 朱懒: 红色的酒,指美酒。
- 曼声: 形容歌声悠扬动听。
- 檀口: 指用檀香木制成的酒杯,形容饮酒的情景。
- 乐府: 古代的一种诗歌体裁,常用于歌唱。
- 宁王: 指历史上著名的宁王,王名常与音乐、歌谣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梁清标,明代诗人,以婉约和细腻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宴饮、欢聚的场景,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华与人情之美。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友人出家之际,诗人借酒抒怀,既有对友人的惋惜,也有对往日欢聚时光的怀念。通过描绘宴饮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秋夜宴饮的场景,令人仿佛身临其境。开篇的“绛烛秋宵”便为全诗定下了温暖而又略带忧伤的基调。接着,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酒的芬芳和歌声的动人,仿佛在邀请读者一同沉醉于这美好的夜晚。
随着诗情的展开,诗人回忆起往日的欢乐,情感愈加浓烈。在描绘舞蹈场景时,诗人使用了“舞罢前溪,蜡媒落翠欢无尽”的生动意象,表现出那种欢愉无尽的氛围。然而,随着“销却柔肠一寸”的转折,诗人又引入了对时间流逝的感叹,令全诗在欢愉中透出一丝淡淡的哀伤。
整首诗在音乐性和情感的表达上都非常出色,既有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思考,极具艺术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绛烛秋宵,朱懒曲曲芳酝: 描述了在秋夜里,红烛摇曳,酒香四溢的场景。
- 曼声檀口啭雏莺,腻脸薇香嫩: 形容悠扬的歌声如同小莺啼鸣,酒杯里的美酒令人陶醉。
- 乐府新翻偏韵: 新翻的乐府诗调,韵律尤为动听。
- 乍回眸红潮微晕: 突然回眸,脸上泛起红晕,暗示酒后微醺的状态。
- 元人宫调,吴下排场,风流重认: 提到元代的宫廷曲调和吴地的盛宴,重温昔日的风流韵事。
- 舞罢前溪,蜡媒落翠欢无尽: 舞蹈结束后,蜡烛映照着欢娱的场景。
- 宁王玉笛莫愁歌,更有蛮靴衬: 宁王的乐曲和她的服饰相得益彰,增添了场面的美感。
- 销却柔肠一寸: 这一幸福的场景让人心痛,愁绪渐生。
- 怕催人漏铜滴紧: 担心时光流逝,滴水声令人惆怅。
- 愁多子野,狂发分司,笑回红粉: 最后,诗人以欢笑掩饰内心的愁苦,展现复杂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将“曼声”比作“雏莺”的啭鸣,形象生动。
- 对仗: 诗中多处采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韵律感。
- 拟人: 通过“蜡媒落翠”赋予蜡烛以情感,使场景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离别的惆怅,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欢乐之间的对比。通过宴饮的场景,诗人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珍视,暗示了即便在欢聚一堂时,也难免会有对未来的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烛影: 象征温暖和欢庆,同时也暗含时间的流逝。
- 酒: 代表欢乐与朋友间的情谊。
- 红潮: 形容微醺的状态,突显出年轻的活力与欢快的氛围。
- 舞蹈: 表现出欢乐的场面与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绛烛”指的是什么? A. 红色的蜡烛
B. 酒的颜色
C. 舞蹈的动作 -
诗人提到“宁王玉笛”,意在表达什么? A. 对乐曲的喜爱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友人的祝福 -
整首诗的基调是什么? A. 欢乐与悲伤并存
B. 纯粹的欢乐
C. 绝对的悲伤
答案
- A
- A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屈原的名作,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 《夜泊牛津》: 描述秋夜的独特情感。
诗词对比
- 《月下独酌》(李白): 同样描绘了饮酒的情境,但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思考。
- 《水调歌头》(苏轼): 通过月亮抒发情感,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研究》: 相关的诗歌风格与背景分析。
- 《古典诗词鉴赏》: 对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