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立春》
时间: 2025-01-19 21:48: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负却韶光,十年眼冷花丛里。玉笙寒彻梦惊回,著处东风矣。犹是当时春意。渐病酒,怀人天气。樊川愁寐,绕榻茶烟,鬓丝吹起。残雪无多,莫教容易成流水。琼瑶留伴落梅魂,共作冰壶贮。再入茅堂燕子。应问我,别来何似。君看池畔,照影婆娑,树犹如此。
白话文翻译:
追忆过去的美好时光,十年间我在花丛中冷眼旁观。梦中寒意透彻,惊醒时已是东风拂面。如今的春意依旧如昔,只是渐渐醉酒,思念的天气让人愁苦。樊川的夜晚我愁眠,茶烟缭绕,鬓发被风吹起。残雪不多,不要让它轻易化作流水。琼瑶留伴着落梅的灵魂,共同存放在冰壶中。再次回到那茅草堂,燕子又回来了。你若问我,这些年过得怎样?看那池边,影子摇曳,树木依然如故。
注释:
- 韶光:指美好的时光。
- 玉笙:一种乐器,此处象征梦境中的音乐。
- 寒彻:寒冷深入。
- 樊川:指樊川(今四川一带),象征着诗人流连的地方。
- 鬓丝:指鬓发,形容岁月的流逝。
- 琼瑶:指美玉、瑶池,象征珍贵的情感。
- 茅堂:茅草屋,表示诗人的居所。
典故解析:
“樊川”作为地名,常用于古诗中隐喻思乡或对昔日美好时光的追忆。燕子在古诗中常象征春天的到来与生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顾贞观,清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及人情世态,充满了对生活的细腻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立春时节,正值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春天的期待,饱含着人生的感悟与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 立春》是一首情感丰富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往昔的追忆。诗中以“负却韶光”开头,便引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十年的冷眼旁观,使得花丛的美丽显得格外遥远。接下来,诗人通过梦境与现实的交织,体现出对春意的渴望与对生活的思索。
“渐病酒,怀人天气”一句,传达了诗人因思念而感到的忧伤,似乎在诉说着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和情感的脆弱。樊川的愁寐,茶烟缭绕的场景,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氛围,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眷恋。
诗中对自然的描写也极具诗意,“残雪无多,莫教容易成流水”不仅描绘了冬去春来的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留恋。最后,通过池畔的影子和树木的依然,诗人暗示了尽管时间流逝,某些美好的记忆与情感仍然留存于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负却韶光,十年眼冷花丛里”:回首十年,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在花丛中冷眼旁观。
- “玉笙寒彻梦惊回,著处东风矣”:梦中寒冷的笙音唤醒了自己,已是春天的东风。
- “犹是当时春意”:春意依旧如昔,未曾改变。
- “渐病酒,怀人天气”:醉酒中思念他人,感受到愁苦的天气。
- “樊川愁寐,绕榻茶烟,鬓丝吹起”:在樊川愁眠,茶烟缭绕,鬓发被风吹起,暗示岁月的流逝。
- “残雪无多,莫教容易成流水”:残雪不多,不要让它轻易化作流水,象征着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琼瑶留伴落梅魂,共作冰壶贮”:琼瑶与梅花的灵魂相伴,共存于冰壶中,暗含对珍贵情感的珍藏。
- “再入茅堂燕子”:燕子再度回到茅草屋,象征春天的到来。
- “应问我,别来何似”:若有人问我,这些年过得怎样。
- “君看池畔,照影婆娑,树犹如此”:看那池边的影子摇曳,树木依旧,暗示不变的自然与恒久的情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玉笙寒彻”将梦境中的寒意比作乐器之声,增强了感情的传达。
- 拟人:树影婆娑,赋予自然以生命,增强诗意。
- 对仗:如“樊川愁寐,绕榻茶烟”,对称工整,音韵和谐。
-
主题思想:本诗以立春为背景,通过对时间流逝和春天到来的感悟,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同时流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生活哲理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 韶光:象征美好时光,代表着青春与快乐的回忆。
- 寒笙:象征梦中的孤独与寒冷,传达内心的惆怅。
- 樊川:象征思乡与情感的寄托。
- 残雪:象征过去的遗留,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 燕子:象征春天的来临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韶光”指什么?
- A. 美好的时光
- B. 诗人的名字
- C. 一种乐器
-
诗中描述的“樊川”意指什么?
- A. 一种花
- B. 一个地方
- C. 一种饮品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生活的无奈
- B. 对过去的怀念与春天的期待
- C. 对友人的愤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顾贞观的《烛影摇红 立春》与李白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者都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顾贞观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时光的流逝,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对春天的赞美与喜悦。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