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 寒衾》
时间: 2025-01-02 21:10:10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烛影摇红 寒衾
作者: 陈锐 〔清代〕
鸳馆单栖,被池一榻怜春浅。
凄凉听雨总无眠,咽水更虬转。
两字相思画惯。意绵绵挨宵望旦。
去时风月,似铁多年,冰蚕曾见。
四角平铺,贴胸拥背今嫌短。
重重锦烂是天涯,梦隔床头远。
怀里余香未散。剩啁啾罗浮浸眼。
向空斜抱,细数归期,绮罗庭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女子在春夜中辗转反侧的情景。她单独一人在鸳鸯馆里,躺在床上,感到春天的气息淡薄。听着雨声,她无法入眠,心中思念如潮,难以自已。两字相思仿佛早已画下,夜深人静时,她静静地盼望天明。曾经的风月如铁一般坚硬,早已过去,似乎已成为冰冷的记忆。床上的被褥现在感觉短小,无法温暖她的心。那些华丽的锦缎象征着遥远的天涯,梦境与现实相隔,无法触及。怀中的香气仍未散去,耳边似乎还听到罗浮山的啁啾声。她向空中斜靠,细细数着归来的日子,思念在绮丽的庭院中蔓延。
注释
- 鸳馆:指的是鸳鸯的居处,这里象征着温馨的情感空间。
- 怜春浅:对春天的怜惜,但春天似乎又是那么短暂。
- 咽水:形容内心的压抑和难以自持。
- 冰蚕:比喻那些过去的情感,如同冰封的蚕茧,难以再现。
- 锦烂:形容华丽的被褥,象征着奢华与美好。
- 啁啾:鸟的鸣叫声,暗示思念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锐,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爱情、思念与自然,语言优美,意象丰富。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清代,社会动荡、个人情感常常交织在一起,诗中所表现的孤独与思念,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对情感的渴望与无奈。
诗歌鉴赏
《烛影摇红 寒衾》是一首充满情感的抒情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孤独女子在春夜的思念与无奈。开头两句“鸳馆单栖,被池一榻怜春浅”,即点明了女子的孤独,她在这个本应温馨的地方,却感受到春天的渺小与无力。接下来的“凄凉听雨总无眠”,更是将这种孤独感推向了高潮,雨声伴随着思念,仿佛成了她心灵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相思”、“风月”等意象,描绘出一种难以释怀的情感。尤其是“去时风月,似铁多年”,将过去的甜蜜与如今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残酷与无情。而“梦隔床头远”则进一步突显了这种隔阂,梦境中的美好与现实的孤寂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使得思念愈发浓烈。
最后,诗的结尾“细数归期,绮罗庭院”,不仅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更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浓厚的情感,给人一种深切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鸳馆单栖:描绘女子独自一人在温暖的鸳鸯馆,体现孤独。
- 被池一榻怜春浅:被褥虽温暖但感到春天的无情。
- 凄凉听雨总无眠:雨声凄切,让她更加无法入眠。
- 咽水更虬转:内心压抑,似乎连吞咽水都变得困难。
- 两字相思画惯:思念的情感在心中已然成形。
- 意绵绵挨宵望旦:夜深人静时,思念绵延,期盼天明。
- 去时风月,似铁多年:昔日的美好,如今已变得冰冷。
- 冰蚕曾见:暗喻过去的情感,如同冰封的蚕丝。
- 四角平铺:被褥的短小,象征无法温暖心灵。
- 重重锦烂是天涯:豪华的被褥象征着遥远的天涯,感受到情感的距离。
- 梦隔床头远:梦境与现实的距离,思念愈加深重。
- 怀里余香未散:曾经的温暖与香气仍萦绕心头。
- 剩啁啾罗浮浸眼:耳边的鸟鸣声,仿佛在唤起思念。
- 向空斜抱:向空中倾斜,似乎在寄托心中的思念。
- 细数归期,绮罗庭院:期待重逢的日子,希望能回到美好的庭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冰蚕曾见”,比喻过去情感的冷淡。
- 拟人:如“凄凉听雨”,将雨声赋予情感。
- 对仗:如“重重锦烂是天涯”,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待,展现了爱情的甜美与苦涩交织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鸳馆:象征爱情与温暖。
- 春浅:象征短暂与无情。
- 雨声:象征孤独与思念。
- 锦烂:象征奢华与情感的遥远。
- 余香:象征过去美好的回忆。
- 啁啾:象征自然的声音与思念的共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鸳馆”指的是: A. 书房
B. 温馨的居处
C. 画室
D. 餐厅 -
诗中提到的“冰蚕”象征: A. 美好
B. 冷漠与距离
C. 快乐
D. 忘记 -
诗中的“细数归期”表达了: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爱情的失望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相见欢》李煜:描绘离愁别绪的情感。
- 《红楼梦》中的诗词:展现爱情的复杂与无奈。
诗词对比
- 《离骚》屈原与《烛影摇红 寒衾》:都表达了对情感的强烈渴望,但《离骚》更多地体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烛影摇红 寒衾》则专注于个人的思念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典文学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