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鲫潭霁月》

时间: 2025-01-19 17:51:16

云脚初收月正悬,寒潭一碧浸长天。

珠光荡漾清波里,稳住骊龙此夜眠。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云脚初收月正悬,寒潭一碧浸长天。珠光荡漾清波里,稳住骊龙此夜眠。

白话文翻译:

云层刚刚散去,明月高悬在空中,寒冷的潭水如同碧绿的宝石,映照着广阔的天空。水面上珠光闪烁,清波荡漾,仿佛稳稳地安抚着骊龙,让它在这个夜晚安然入眠。

注释:

  • 云脚:指云层的底部。
  • :浸润、映照。
  • 骊龙:传说中的龙,通常象征着瑞气和祥和。
  • 珠光:水面上波光粼粼的样子,像珠子一样闪耀。

典故解析:

骊龙常用来象征美好的事物,在古代文学中经常出现,代表着吉祥和安宁。这里的“骊龙”可能也暗示着诗人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德元,清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常体现出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鲫潭霁月》创作于一个清澈明朗的夜晚,诗人通过描绘月光与水面的美景,表达对自然宁静和谐的赞美。

诗歌鉴赏:

《鲫潭霁月》是一首充满宁静与美感的诗作,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传达了对生活的平和感悟。全诗以“云脚初收月正悬”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朗的夜晚,月光明亮,云层渐散,给人以一种愉悦的心情。接着“寒潭一碧浸长天”,潭水与天空相连,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的灵动与静谧。

“珠光荡漾清波里”一句,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水波的起伏与光影的变化,表现出水面如珠子般的闪烁,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而最后一句“稳住骊龙此夜眠”则将自然景色与神话传说相结合,暗示着这种宁静的夜晚使得祥瑞之物也能安然入睡,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交融,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和谐的追求,令人倍感亲切与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云脚初收月正悬:描绘夜空云层刚刚散去,明月高悬,营造出清新明亮的氛围。
  2. 寒潭一碧浸长天:潭水清澈如碧,反射出天空的广阔,表现出自然的无垠之美。
  3. 珠光荡漾清波里:水面波光粼粼,生动细腻地展现了水波的灵动。
  4. 稳住骊龙此夜眠:将神话与自然结合,表现出一种安宁与祥和。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珠光,形象生动。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音韵和谐。
  • 拟人:水波荡漾似乎在安抚骊龙,使得诗句更富有情感。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对宁静夜晚的赞美和对自然和谐的向往,体现出一种心灵的安宁与祥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变化与无常。
  • :象征宁静与思念。
  • 潭水:象征深邃与静谧。
  • 珠光:象征美丽与灵动。
  • 骊龙:象征祥瑞与和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云脚初收”指什么现象? A. 云层散去
    B. 云层加厚
    C. 风起云涌
    D. 下雨

  2. 诗中“寒潭一碧”中的“一碧”意指? A. 水面波动
    B. 水色如碧
    C. 水流湍急
    D. 水温冰凉

  3. “稳住骊龙此夜眠”中的“骊龙”象征什么? A. 壮丽的山川
    B. 吉祥的存在
    C. 迷人的夜景
    D. 变化的云彩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描绘夜晚的宁静与思考。
  • 王维的《山居秋暝》:展现自然与人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比较王德元的《鲫潭霁月》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写了自然景色,但王德元更侧重于水的意象,而王维则强调山的宁静与秋的氛围。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王德元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