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寻幽览胜》
时间: 2025-01-01 13:28:4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念奴娇·寻幽览胜
作者: 沈端节 〔宋代〕
寻幽览胜,凭危栏极目风烟平楚。
自笑飘零惊岁晚,欲挂衣冠神武。
芳甸时巡,醉乡日化,庭实名花旅。
阆风蓬顶,自来不见烽戍。
宴罢玉宇琼楼,醉中都忘却,瑶池归路。
俯瞰尘寰千万落,渺渺峰端栖雾。
群玉图书,广寒宫殿,一一经行处。
相羊物外,旷怀高视千古。
白话文翻译
在幽静的地方游览观胜,站在高栏杆上极目远眺,风烟平淡如楚地。
我自嘲时光流逝感到惊慌,想要披上衣冠展现神武之姿。
芳草如茵时节游荡,醉意渐浓,庭院中是美丽的花朵旅人。
在这风中蓬顶,早已不见烽火戍楼。
宴席结束后在玉宇琼楼,醉中都忘却了,瑶池的归路。
俯瞰尘世万千落叶,渺小的峰顶藏身雾霭。
群山如玉的书卷,广寒宫殿,一一经过的地方。
在世俗之外,心胸开阔高瞻千古。
注释
- 寻幽:寻找幽静的地方。
- 览胜:观赏风景。
- 凭危栏:站在高处的栏杆边。
- 平楚:形容风景的宁静如楚地。
- 飘零:形容飘荡或凋零。
- 神武:指英俊潇洒的仪表。
- 芳甸:美丽的草甸。
- 阆风:指飘荡的轻风。
- 烽戍:指边防烽火台。
- 瑶池:传说中仙境。
- 群玉:美丽的群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沈端节,字公衡,号孤舟,南宋人,著名诗人、词人。他的作品多以清新、婉约著称,被誉为“词宗”。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沈端节晚年,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心中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反映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自然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念奴娇·寻幽览胜》展现了沈端节对自然的深切热爱与对人生的哲思。开篇“寻幽览胜”便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宁静的空间,诗人站在高处,俯瞰远方的风景,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短暂的感叹。诗中“自笑飘零惊岁晚”体现了诗人对自己在年岁渐晚之时仍追求美好生活的自嘲与无奈。接下来的描绘,似乎在描绘一个理想中的世界——芳草丛生,酒醉花间,似乎一切烦恼都被遗忘,令人倍感轻松。
整首词在意境上优雅而舒展,情感上则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超然的洒脱。诗人通过对芳草、美酒、月宫等意象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过往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这种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合的手法,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与自然的共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寻幽览胜:开启了寻幽探胜的主题。
- 凭危栏极目风烟平楚:描绘了宏伟的自然风光,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视野。
- 自笑飘零惊岁晚:感叹时间的流逝,内心的惶恐。
- 欲挂衣冠神武:渴望展现出色的风姿。
- 芳甸时巡:指在美丽的草地上游荡。
- 醉乡日化,庭实名花旅:醉意渐浓,身边的美好如花盛开。
- 阆风蓬顶,自来不见烽戍:在轻风中,早已不见战火。
- 宴罢玉宇琼楼:宴席结束,仍在梦幻之中。
- 俯瞰尘寰千万落:俯视尘世万象。
- 渺渺峰端栖雾:描绘了山峰的神秘。
- 群玉图书,广寒宫殿,一一经行处:意象丰富,体现了诗人的广博视野。
- 相羊物外,旷怀高视千古:超然物外,心胸开阔,视野辽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观与人生感悟相结合,赋予诗意深度。
- 对仗:整首词在结构上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多种自然意象的交融,形成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人生的感叹与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心境,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幽:代表宁静、隐秘的空间,寓意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 风烟:象征自然景观的无常与变化。
- 芳甸:传达了生命的美好与活力。
- 瑶池:代表理想、梦境和美好的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平楚”是指什么?
A. 山水 B. 风景 C. 城市 -
“自笑飘零惊岁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幸福 B. 惶恐 C. 忧伤 -
诗中“阆风蓬顶”意指什么?
A. 美丽的环境 B. 轻松自在的状态 C. 战争的景象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经典之作,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反思。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辛弃疾的词作,展现了豪放与细腻相结合的风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沈端节的词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自然的和谐,而李白则更强调豪放与洒脱。两者都在不同的层面上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索。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沈端节相关研究论文与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