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居》

时间: 2025-01-04 07:47:04

修竹垂杨映户栽,清风长送午阴来。

门因好客时时归,窗为看山面面开。

此乐恐于儿辈觉,长贫能免俗情猜。

儒衣不似牛衣好,叮嘱糠妻放窄裁。

意思解释

端居

作者: 缪鉴 〔宋代〕

原文展示:

修竹垂杨映户栽,清风长送午阴来。
门因好客时时归,窗为看山面面开。
此乐恐于儿辈觉,长贫能免俗情猜。
儒衣不似牛衣好,叮嘱糠妻放窄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静谧的居所,修长的竹子和垂柳在门前摇曳,清风送来午后的阴凉。门常常因好客而有人来访,窗户则面向山景,四面皆开。这样的乐趣恐怕只有年轻一辈才能理解,长久的贫困能使人避免世俗的猜疑。儒生的衣服不如农夫的衣服来得自在,因此我常常叮嘱我的妻子,要节省裁缝的费用。


注释:

  • 修竹:修长的竹子,象征高洁。
  • 垂杨:垂柳,常用来描写柔美的景象。
  • 午阴:午后的阴凉,体现环境的舒适。
  • 好客:喜欢招待客人。
  • 儿辈:年轻人,指代后辈。
  • 俗情猜:世俗的猜疑与成见。
  • 儒衣:士人所穿的衣服,象征文人。
  • 牛衣:农夫所穿的衣服,象征朴素生活。
  • 糠妻:指家庭中的妻子,朴实无华。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对传统儒家生活的反映,体现了诗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风气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缪鉴,字仲华,宋代诗人,以写景抒情见长,作品多表达对自然和人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诗人隐居生活的时期,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深刻感悟。


诗歌鉴赏:

《端居》以淳朴的笔触描绘出诗人隐居的生活,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在竹子和垂柳的映衬下,清风送来的午阴,使得居所更显得宁静而舒适。诗中“门因好客时时归,窗为看山面面开”展现了诗人乐于接待朋友,同时也享受自然美景的双重乐趣。

然而,诗人在享受这一切的同时,也表现出对世俗的反思。尤其是在“此乐恐于儿辈觉,长贫能免俗情猜”中,诗人意识到这种乐趣可能被年轻人所忽略,而长久的贫困让他免于世俗的纷扰与猜忌。最后,诗人对儒衣的自嘲更是突显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表达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传达出一种简朴而深邃的生活哲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修竹垂杨映户栽:描绘竹子和柳树,营造出清新自然的居住环境。
    • 清风长送午阴来:表现出居所的凉爽,给人以舒适感。
    • 门因好客时时归:强调诗人乐于接待宾客,体现人际关系的温暖。
    • 窗为看山面面开:窗户朝向山景,象征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和享受。
    • 此乐恐于儿辈觉:感叹这种安逸的生活可能不被年轻人理解。
    • 长贫能免俗情猜:强调长久的贫困能使人远离世俗的猜疑。
    • 儒衣不似牛衣好:对儒生身份的自嘲,表现出对物质生活的淡泊。
    • 叮嘱糠妻放窄裁:呼吁节俭,表达对家庭的责任感。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修竹垂杨”与“清风长送”,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用“儒衣”与“牛衣”对比,突显生活的朴素与真实。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简朴生活的赞美,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人际关系的珍视,以及对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思考。


意象分析:

  • 修竹:象征高洁与坚韧。
  • 垂杨:代表柔美与和谐。
  • 清风:象征自然的恩赐与舒适。
  • 好客:体现人情的温暖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午阴”指的是什么?

    • A. 晨雾
    • B. 午后的阴凉
    • C. 黄昏的光影
  2. 诗人如何看待与朋友的交往?

    • A. 讨厌
    • B. 乐于接待
    • C. 无所谓
  3. 诗中“儒衣”与“牛衣”的对比强调了什么?

    • A. 物质的丰富
    • B. 生活的选择
    • C. 生活的简单与真实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山中问答》 王维

诗词对比:

  • 缪鉴的《端居》与王维的《鹿柴》都描绘了自然中的宁静与隐居生活的理想。王维的诗中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缪鉴则更关注人际关系与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楚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