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密云县
作者: 邱庭树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野阔林烟淡,沙晴石色斑。
人家多傍水,城堞半衔山。
碑碣留前代,风云接古关。
年丰农户喜,穗秉满田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密云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广阔的野外,淡淡的林烟,阳光明媚的沙地上,石头呈现出斑驳的色彩。这里的人家多依水而居,城墙的一半依偎在山上。古老的碑刻铭记着过去的历史,风云交汇在古老的关口。丰收的年份使得农民们欢喜,稻穗在田间摇曳,沉甸甸的。
注释:
- 野阔:指广阔的野外。
- 林烟淡:形容树林间的烟雾轻淡。
- 沙晴:晴天的沙地。
- 石色斑:石头上有斑驳的色彩。
- 人家:指居住的人家。
- 城堞:城墙的垛口。
- 碑碣:石碑和石刻。
- 前代:指过去的朝代。
- 风云:风和云,这里指天气变化。
- 古关:古代的关口。
- 年丰:丰收的年头。
- 穗秉:稻穗的穗头,形容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邱庭树是清代的诗人,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但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密云县》这首诗写于清代,时代背景下,农业经济是主要的经济形式,诗中反映了农田丰收的喜悦和对自然环境的热爱。
诗歌鉴赏:
《密云县》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诗作。开篇的“野阔林烟淡”给人以开阔宁静的视觉印象,营造了自然的氛围。接着“沙晴石色斑”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沙地与石头的独特美感,仿佛让人置身于一幅生动的画卷之中。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人文景观。“人家多傍水,城堞半衔山”描绘了人居环境,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城墙的存在不仅是防御的象征,也显示了历史的沉淀。碑碣的提及,更是让人联想到历史的沧桑与变迁。
最后一句“年丰农户喜,穗秉满田间”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通过对丰收的描写,表达了对农民辛勤耕作的赞美与对生活的乐观态度,给人一种温暖与希望的感受。
整首诗浑然天成,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了清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土生活的深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野阔林烟淡:描绘了密云县开阔的自然环境,给人以宁静的感觉。
- 沙晴石色斑:通过对沙地和石头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与美丽。
- 人家多傍水:表现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体现了人类对水源的依赖。
- 城堞半衔山:描绘了古城的景观,展现了人类与自然的结合。
- 碑碣留前代:历史的承载,古碑的存在让人思考过往的岁月。
- 风云接古关:风云变幻,古关口的提及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 年丰农户喜:丰收的年头,农民的喜悦生动地表现了生活的希望。
- 穗秉满田间:稻穗丰盈,田间的景象让人感受到丰收的喜悦。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云接古关”,将自然现象与历史结合,增添了诗的层次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如“碑碣”、“穗秉”等意象,丰富了诗的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表达了对乡土生活的热爱与对丰收的欢喜,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的关怀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野阔:象征自由与广阔的生活空间。
- 水:寓意生机与生命,代表了自然的重要性。
- 古关:代表历史的沉淀,体现了文化的传承。
- 稻穗:象征希望与丰收,传达了劳动的成果。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 A. 阴暗潮湿
B. 开阔宁静
C. 干旱贫瘠 -
诗中提到的“碑碣”代表什么? A. 现代建筑
B. 古代历史
C. 自然景观 -
“年丰农户喜”中“年丰”指的是什么? A. 年龄增长
B. 丰收的年份
C. 年终总结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夏日绝句》李清照
诗词对比:
- 与王之涣的《登高》相比,《密云县》更加注重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更为和谐的乡村生活图景。
- 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则在情感上更为细腻,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关系,展现出女性诗人的独特视角。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古诗词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