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朝人物尽英奇,
武帝招延盛一时。
拒谏不能容汲直,
托孤何至用胡儿。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英雄人物众多,
武帝召集了当时的盛世人物。
他拒绝谏言,无法容忍汲直的直言,
托孤之事怎么会用胡人呢?
注释:
- 汉朝:指中国历史上的汉朝,是继秦朝之后的一个重要朝代。
- 武帝:汉武帝刘彻,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位于公元前141年至公元前87年。
- 汲直:指汲道直,汉代著名直言之士。
- 胡儿: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通常指匈奴等外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字子翚,号明道,世称“刘明道”,以诗词和散文见长。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汉武帝时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局势和人才管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时代的描绘,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困境与皇权的专制。诗中开头提到“汉朝人物尽英奇”,显示了汉代人才济济、英雄辈出的盛况。然而,紧接着的“武帝招延盛一时”则揭示了汉武帝的政治策略,虽然他聚集了众多人才,但却未能听取忠言,表现出专制与排斥异见的倾向。诗人通过提及“拒谏不能容汲直”,暗示当时忠臣直谏的无用与被迫害。最后一句“托孤何至用胡儿”则表达了对汉武帝用外族托孤的不满,反映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失望。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深意,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汉朝人物尽英奇”:描绘了汉代的英雄人物众多,生机勃勃。
- “武帝招延盛一时”:指出汉武帝的盛世背景下,对人才的尊重与需求。
- “拒谏不能容汲直”:揭示武帝拒绝忠言,排斥直言不讳的人士。
- “托孤何至用胡儿”:感慨武帝在国家危难时将权力托付给外族,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
-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汉朝人物与武帝的专制)、反语(用胡儿反映对政权的不满)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整首诗体现了对政治专制的批判和对国家未来的深切担忧,反映了作者的爱国情怀。
意象分析:
- “汉朝人物”:象征着国家的强盛与人才的汇聚。
- “武帝”:象征皇权的专制与绝对。
- “汲直”:象征忠臣与直谏者。
- “胡儿”:象征外族与不安定因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汉武帝在诗中被描述为: A. 聪明的统治者
B. 拒绝忠言的专制者
C. 忍受谏言的明君 -
“托孤何至用胡儿”中“胡儿”指的是: A. 汉朝的忠臣
B. 外族的统治者
C. 诗人的好友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子翚的《武帝问日》与杜甫的《春望》,两首诗都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政治的批判,但刘诗更侧重于对历史事件的反思,而杜诗则更多展现了个人遭遇与国家兴亡之间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