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蔬十咏·波{上艹下棱}》

时间: 2025-01-01 13:09:19

金镞因形制,临畦发永叹。

时危思撷佩,楚客莫纫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镞因形制,临畦发永叹。
时危思撷佩,楚客莫纫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田畦边对金镞(指农具的金属部分)形状的感慨,感叹人生的无常与艰难。身处动荡之际,内心渴望能够佩戴美丽的饰品,但现实却使得身为楚国人的他,连兰花这样的美物也无法亲近。

注释:

  • 金镞:金属制作的镞,指箭头,这里象征着器物的锋利和实用。
  • 临畦:在田畦旁,指在田地的边缘。
  • 永叹:长久的叹息,表达对人生的感慨。
  • 时危:时局动荡,危机四伏。
  • 撷佩:采撷佩饰,意指想要佩戴美丽的饰品。
  • 楚客:来自楚国的人,这里可以理解为身处楚地的人。
  • 纫兰:编织兰花,象征美好的事物。

典故解析:

“楚客”一词在古代文人中常用来指代来自楚国的士人,楚国以其文化和美丽的风景著称。兰花则是古代文人追求的象征之一,常常用来表现高洁与雅致。诗中提到的“时危”则暗示了作者所处的政治环境或个人境遇的困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安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子翚,宋代诗人,生活于南宋时期。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细腻的情感著称,作品多涉及个人情感和社会景象。

创作背景:在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局势复杂,许多文人对此感到忧虑与不满。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开头两句提到“金镞因形制”,可以看作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美的追求。随着社会的动荡,诗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失落与哀叹,表现出对于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思考。

后两句则转向个人情感的抒发,诗人希望能够佩戴美丽的饰品,却因时局动荡而感到无能为力。这里的“楚客莫纫兰”更是突显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兰花作为高洁的象征,却在动荡中显得遥不可及。

整首诗言辞简练却情感丰富,体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奈,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佳作。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金镞因形制”:描述金属镞的形状,暗指工具的锋利与实用,反映现实的严酷。
    2. “临畦发永叹”:在田畦旁发出长久的叹息,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疲惫。
    3. “时危思撷佩”:在危难之际,内心渴望采撷美好的饰品,表达对美的追求。
    4. “楚客莫纫兰”:作为楚国人,内心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却因现实的困境而无法实现。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之间形成了对仗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金镞与兰花的对比,象征现实与理想的差距。
  • 主题思想:反映了在动荡与无奈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现实的思考与情感的表达。

意象分析:

  • 金镞:象征生活的工具与现实的残酷。
  • 兰花:象征高洁、理想与美好事物的追求。
  • 临畦:象征自然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表现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园蔬十咏·波》的作者是? a) 李白
    b) 刘子翚
    c) 杜甫
    答案:b

  2. “时危思撷佩”中的“佩”指的是什么? a) 佩戴美丽的饰品
    b) 佩刀
    c) 佩服
    答案:a

  3. 诗中提到的“楚客”指的是哪个国家的人? a) 齐国
    b) 楚国
    c) 秦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刘子翚的《园蔬十咏·波》与杜甫的《春望》均反映了作者在动荡时代中对生活的感慨。刘子翚的诗更加注重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杜甫则在宏观上反映社会的动荡与痛苦,两者在意象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宋词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选》
  3. 《刘子翚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