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月满长空树满霜,度云低拂近檐床。
林中夜半一声磬,卧见高僧入道场。
白话文翻译:
月亮在长空中圆满,树上的霜也满了,
云层低低地掠过我的床头。
半夜时分,林中传来一声磬音,
我躺在床上,看见高僧走入道场。
注释:
- 月满:指满月,象征明亮和宁静的夜景。
- 长空:指广阔的天空。
- 树满霜:霜覆盖在树上,表示天气寒冷,秋冬季节的特征。
- 度云:穿过云层。
- 低拂:轻轻拂过,形容云层低垂。
- 檐床:指靠近屋檐的床。
- 夜半:半夜,深夜时分。
- 磬:一种古代的乐器,常用于寺庙,声响清脆。
- 高僧:指佛教高僧,象征智慧和修行。
- 道场:寺庙或修行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字子美,号称“赵山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约 9世纪,卒于约 9世纪末。赵嘏以七言诗见长,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诗人旅途中某个宁静的夜晚,住宿在僧院,诗人在月光和霜气的映衬下,感受到一种静谧与超脱的氛围。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人生和宗教的思考。
诗歌鉴赏:
《宿僧院》是一首意境深远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夜间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开篇即以“月满长空树满霜”勾勒出一个寒冷、清澈的夜晚,月光照耀下,树木上积满了霜,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接着的“度云低拂近檐床”,则进一步描绘了夜空的变化,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的感觉,衬托出诗人身处的环境。
“林中夜半一声磬”,这一句将视线从外界转向内心,磬声在寂静的夜里响起,似乎唤醒了诗人内心的思索与感悟。最后一句“卧见高僧入道场”,高僧的出现则象征着智慧与内心的宁静,暗示诗人从大自然中领悟到了更深层次的道理。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之间的和谐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月满长空树满霜:描绘了一个寒冷的夜晚,月亮圆满,霜覆盖在树上,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 度云低拂近檐床:云层低垂,轻轻拂过床头,表现出夜晚的安静与柔和。
- 林中夜半一声磬:在夜深人静之时,隐约听到林中传来一声磬音,揭示出宗教的存在与内心的宁静。
- 卧见高僧入道场:诗人躺在床上,看见高僧走入道场,象征着智慧与修行,传达出对宗教的敬仰。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二句运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霜、云、磬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丰富的自然和宗教的意蕴。
- 拟人:云层“低拂”,让自然景物更具生命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宁静与高僧的出现,表现了人与自然、人与宗教和谐共处的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内心平和与智慧追求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月:象征宁静、明亮的夜晚,代表思考与反省。
- 霜:象征寒冷、清晰,暗示生命的脆弱。
- 磬:象征佛教文化,传达内心的宁静与智慧。
- 高僧:象征修行与智慧,体现对精神追求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象?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冬
D. 不确定 -
“一声磬”在诗中象征什么? A. 悲伤
B. 欢乐
C. 智慧与宁静
D. 无聊 -
诗人是在哪个环境中写下此诗的? A. 自家
B. 僧院
C. 山林
D. 城市
答案:
- C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王维《鹿柴》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但更侧重于孤独与隐居生活的哲理。
- 李白的《静夜思》:虽然主题相似,但更强调思乡之情和对亲人的怀念。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相关学术论文与书籍关于唐代诗人的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