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王卿送别》

时间: 2025-01-04 07:57:01

去马嘶春草,归人立夕阳。

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去马嘶春草,归人立夕阳。元知数日别,要使两情伤。

白话文翻译:

马儿在春草上嘶鸣,归来的人在夕阳下伫立。早已知道离别只有几天,却依旧让人感到两情相伤。

注释:

  • 去马:离开的马,指离别的情景。
  • 嘶春草:马在春天的草地上嘶鸣,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和离别的情绪。
  • 归人:回来的行人,此处指离别后归来的人。
  • 立夕阳:在夕阳西下时伫立,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离别的伤感。
  • 元知:原来知道,表明对即将离别的预见。
  • 数日别:几天的离别,强调离别虽短,却仍然令人伤感。
  • 两情伤:两人的感情因离别而受到伤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字子云,号浩然,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古体诗。其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描写自然景色和生活琐事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韦应物与友人分别之际,表达了他对友人深厚的情谊以及对离别的伤感。离别是生活中常见的主题,尤其在朋友、亲人之间,虽然离别时间不长,却时常给人带来情感的痛苦。

诗歌鉴赏:

《荅王卿送别》这首诗通过简洁的笔触,描绘了离别时的情景与心情。诗的开头“去马嘶春草”,直接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离别的瞬间,给人一种视觉和听觉上的双重冲击。春草的生机与马的嘶鸣,似乎在诉说着青春的活力与即将消逝的时光。而“归人立夕阳”则营造出了一种孤独的氛围,夕阳象征着日落西山,预示着分别的无奈与伤感。诗中“元知数日别”,流露出一种对离别时间的无奈认知,虽然离开的时间不长,但情感的伤痛却是切身的,令人无法忽视。

全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春草与夕阳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生机与希望,后者则是离别和哀愁的象征。诗人以此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情感,既有对友人的眷恋,也有对离别的无奈。韦应物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观察,展现了人们在离别时的共鸣与感伤,使得这首诗在简短的篇幅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与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去马嘶春草”:离去的马儿在春天的草地上嘶鸣,生动描绘了离别的场景。
    • “归人立夕阳”:归来的人在夕阳下伫立,强调了离别后的孤独和思念。
    • “元知数日别”:早已知道离别只有几天,但情感的苦痛却如影随形。
    • “要使两情伤”:离别即使短暂,却依然让彼此的感情受到伤害,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
  •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去马”与“归人”形成对比,前者象征离去,后者象征回归,形成鲜明的对照。
    • 意象:春草与夕阳的意象,分别代表生机与哀愁,展现了离别的复杂情感。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离别时的情景,表达了朋友间深厚的情谊与离别带来的伤感,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草:象征着生机、希望与新的开始,暗示在离别之际,生命依然在继续。
  • 夕阳: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夕阳的美丽同时也带有一丝凄凉。
  • :在古诗中常常象征着行旅与离别,马的嘶鸣增添了离别的情感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归人立夕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喜
    B. 孤独与伤感
    C. 兴奋

  2.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描绘离别的情景? A. 春草与夕阳
    B. 雨与风
    C. 山与水

  3. “元知数日别”中的“数日”指的是: A. 很长时间
    B. 几天
    C. 一个月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送别》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比较韦应物的《荅王卿送别》与李白的《送友人》。两首诗都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韦应物的诗更为细腻,侧重于内心的感受,而李白的《送友人》则更为豪放,表现了对朋友的祝福与期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