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篁》

时间: 2025-01-19 15:31:24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

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绿苞初解,嫩气笋犹香。
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
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

白话文翻译

新鲜的绿色刚刚露出,嫩芽的气息依然芬芳。
沾着露水的叶子渐渐舒展开来,竹丛也在慢慢长高。
清晨我站在亭子下,独自喜爱这幽静的竹林。

注释

  • :指竹子的嫩芽或新绿。
  • 嫩气:指新生竹子的清香气味。
  • 含露:指叶子上沾着露水。
  • :展开、伸展的意思。
  • 抽丛:指竹子从根部抽出新枝。
  • 幽篁:幽静的竹林。

典故解析

此诗并无明显的典故,但“幽篁”一词常被用来形容宁静、清幽的环境,反映了文人对自然的向往与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0年),字子云,号穆溪,唐代著名诗人,官至工部侍郎。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往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人对自然的描写成为一种审美潮流。诗人可能在清晨游览时,欣赏到竹林的美景而生情。

诗歌鉴赏

《对新篁》是一首描写竹子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厚情感。诗中的竹子代表了自然的清新与生命的力量。首句“新绿苞初解”,用“新绿”描绘了春天的气息,竹子刚刚吐出新芽,象征着生命的勃发与希望。接下来的“嫩气笋犹香”则通过嗅觉的描写,进一步增强了竹子生机勃勃的形象。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含露渐舒叶,抽丛稍自长”,展现了竹子的生长过程,露水滋润了竹叶,使其更加生动,体现出自然界的和谐美。最后两句“清晨止亭下,独爱此幽篁”则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独特情感,亭下的幽静让他感受到宁静与安逸,独自欣赏这一片竹林,仿佛进入了一个与世无争的理想境地。

整首诗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让人感受到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新绿苞初解:描绘春天竹子的嫩芽刚刚萌发,传达出一种新生命的气息。
    • 嫩气笋犹香:强调嫩芽的清香,表现出春天的生机。
    • 含露渐舒叶:描绘竹叶沾露渐渐展开,生命力的体现。
    • 抽丛稍自长:竹子逐渐长高,象征着生命的成长。
    • 清晨止亭下:诗人站在亭子下,描绘出清晨的宁静。
    • 独爱此幽篁:表达了诗人对竹林的独特情感,突显竹林的幽静。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的生长比作生命的力量,生动形象。
    • 拟人:竹叶“舒展”,赋予自然以生命的特征。
    • 对仗:整首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宁静生活的追求,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新绿:象征着春天和生命的开始,充满朝气。
  • 嫩气:代表着青春的气息,清新而自然。
  • :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与清雅,反映了诗人的品格追求。
  • 幽篁:传达出宁静、幽雅的环境,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新绿苞初解”中的“苞”指什么?

    • A. 花瓣
    • B. 果实
    • C. 嫩芽
    • D. 树叶
  2. 诗中提到的“幽篁”是指什么?

    • A. 高山
    • B. 竹林
    • C. 溪水
    • D. 花园
  3. 诗人表达对竹子的感情是?

    • A. 厌恶
    • B. 喜爱
    • C. 无所谓
    • D. 忧伤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竹里馆》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的《对新篁》与王维的《竹里馆》都以竹子为主题,前者更关注竹子的新生与清新,后者则强调竹子带来的宁静与思考。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韦应物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