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丁已除夕)》
时间: 2025-01-04 07:36: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鹧鸪天(丁已除夕) 赵师侠 〔宋代〕
爆竹声中岁又除。 顿回和气满寰区。 春见解绿江南树, 不与人间染白须。 残蜡烛,旧桃符。 宁辞末后饮屠苏。 归欤幸有园林胜, 次第花开可自娱。
白话文翻译:
在爆竹声中,旧岁又过去了。 瞬间,和煦的气息充满了整个世界。 春天看到江南的树木变绿了, 却不会让人间的胡须染上白色。 残留的蜡烛,旧的桃符。 宁愿在最后喝屠苏酒。 回家吧,幸好有美丽的园林, 花儿依次开放,可以自得其乐。
注释:
- 爆竹声中岁又除:爆竹声标志着旧岁的结束。
- 顿回和气满寰区:立刻感受到和煦的气息遍布四方。
- 春见解绿江南树:春天看到江南的树木变绿。
- 不与人间染白须:春天不会让人间的胡须变白,暗指岁月不老。
- 残蜡烛,旧桃符:指除夕夜的习俗,蜡烛和桃符都是旧年的象征。
- 宁辞末后饮屠苏:宁愿在最后喝屠苏酒,屠苏酒是春节期间的传统饮品。
- 归欤幸有园林胜:回家吧,幸好有美丽的园林。
- 次第花开可自娱:花儿依次开放,可以自得其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丁已年的除夕夜,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氛围和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鹧鸪天》以除夕夜为背景,通过爆竹声、和气、春绿等意象,描绘了节日的喜庆和春天的生机。诗中“春见解绿江南树,不与人间染白须”一句,巧妙地将春天的生机与岁月的无情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青春不老的向往。后文通过“残蜡烛,旧桃符”等细节,勾画出节日的传统氛围,而“宁辞末后饮屠苏”则体现了诗人对传统习俗的尊重。最后,诗人以“归欤幸有园林胜,次第花开可自娱”作结,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满足。整首诗语言清新,意境深远,充满了节日的欢乐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爆竹声中岁又除:爆竹声标志着旧岁的结束,新年的开始。
- 顿回和气满寰区:立刻感受到和煦的气息遍布四方,象征着新年的祥和。
- 春见解绿江南树:春天看到江南的树木变绿,预示着春天的到来。
- 不与人间染白须:春天不会让人间的胡须变白,暗指岁月不老,青春常驻。
- 残蜡烛,旧桃符:指除夕夜的习俗,蜡烛和桃符都是旧年的象征。
- 宁辞末后饮屠苏:宁愿在最后喝屠苏酒,屠苏酒是春节期间的传统饮品,象征着节日的庆祝。
- 归欤幸有园林胜:回家吧,幸好有美丽的园林,表达了对家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 次第花开可自娱:花儿依次开放,可以自得其乐,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和对美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春见解绿江南树”中的“解绿”比喻春天的到来,使树木变绿。
- 拟人:“不与人间染白须”中的“染白须”拟人化,暗示岁月不老。
- 对仗:“残蜡烛,旧桃符”中的“残”与“旧”形成对仗,强调时间的流逝。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新年的期待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意象分析:
- 爆竹声:象征着节日的喜庆和新年的开始。
- 和气:象征着新年的祥和和美好的氛围。
- 春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
- 残蜡烛,旧桃符:象征着旧年的结束和传统的习俗。
- 屠苏:象征着节日的庆祝和传统的饮品。
- 园林胜:象征着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乐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见解绿江南树”中的“解绿”是什么意思? A. 春天使树木变绿 B. 树木自己变绿 C. 春天解开绿色的秘密 D. 树木解开绿色的外衣 答案:A
-
诗中“不与人间染白须”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春天不会让人变老 B. 春天不会让人变白 C. 春天不会让人变年轻 D. 春天不会让人变老 答案:A
-
诗中“宁辞末后饮屠苏”中的“屠苏”是什么? A. 一种酒 B. 一种食物 C. 一种植物 D. 一种习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的《元日》:同样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氛围,表达了对新年的期待。
- 苏轼的《守岁》:通过守岁的习俗,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新年的希望。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元日》与赵师侠的《鹧鸪天》都描绘了春节的喜庆氛围,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新政的期待,而赵师侠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师侠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节日诗词选》:收录了多首关于春节的诗词,可以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