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张公洞》

时间: 2025-01-19 20:09:21

张公洞府未著脚,向人浪说游荆溪。

欲看直上翠羽盖,不惜扶下青云梯。

劲风翻动土囊口,暗水流出桃花蹊。

却将深处问儿辈,一夕飞梦穷攀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张公洞
作者: 曾几 〔宋代〕

张公洞府未著脚,
向人浪说游荆溪。
欲看直上翠羽盖,
不惜扶下青云梯。
劲风翻动土囊口,
暗水流出桃花蹊。
却将深处问儿辈,
一夕飞梦穷攀跻。

白话文翻译:

张公洞的府邸尚未踏入,
向人们轻松地谈论游历荆溪。
想要直上那翠绿的羽盖,
不惜借助青云梯向上攀登。
劲风吹动着土囊的口,
暗流从桃花小径中涌出。
我却向年轻一代询问,
一夜之间的飞梦已经穷尽攀登。

注释:

字词注释:

  1. 张公洞:传说中的隐士张公所居之地。
  2. 荆溪:指荆溪,著名的山水景色。
  3. 翠羽盖:形容山的颜色,像绿羽毛般美丽的覆盖。
  4. 青云梯:比喻通向高处的道路。
  5. 劲风:强烈的风。
  6. 土囊口:土囊内的口,象征着自然的力量。
  7. 桃花蹊:桃花小路,寓意美好的景色。
  8. 儿辈:年轻一代。

典故解析: 张公洞是隐士生活的象征,代表对自然的追求与向往。“荆溪”常用来描绘宜人的自然风光,表达文人对山水的热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几,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文人们追求隐逸生活、陶冶情操之时,反映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游张公洞》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山水诗。诗中体现了诗人对张公洞的神秘和美丽的向往,借助细腻的描绘,展现出一种渴望与追求。诗的开头便以“张公洞府未著脚”引出对这个地方的憧憬,接着用“向人浪说游荆溪”展示了诗人轻松洒脱的态度,似乎是在与友人闲聊,表达了对游历的渴望。

在“欲看直上翠羽盖,不惜扶下青云梯”中,诗人表现了他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为此愿意付出努力,攀登高山。这种精神不仅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诗人追求理想和境界的决心。接下来的“劲风翻动土囊口,暗水流出桃花蹊”则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出一种动感与活力,让人仿佛置身于这个美丽的地方。

最后两句“却将深处问儿辈,一夕飞梦穷攀跻”则引出一种哲思,诗人通过询问年轻一代,反映出对人生追求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以其清新的意象、丰富的情感,传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张公洞府未著脚:表达了未曾到达张公洞的期待。
  2. 向人浪说游荆溪:与他人轻松交流游玩的乐趣。
  3. 欲看直上翠羽盖:渴望一览山顶的美景。
  4. 不惜扶下青云梯:愿意付出努力去攀登。
  5. 劲风翻动土囊口:自然的力量在显现。
  6. 暗水流出桃花蹊:描绘出流动的美丽景色。
  7. 却将深处问儿辈:向年轻人求教,反映出思考。
  8. 一夕飞梦穷攀跻:思索人生追求的尽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翠羽盖”形象地传达山的美丽。
  • 拟人:如“劲风翻动”,使自然更具生动感。
  • 对仗:全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展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文关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张公洞:隐士的象征,代表理想的隐居生活。
  2. 荆溪:象征自然的美与悠闲。
  3. 翠羽盖:代表高山的美丽与壮丽。
  4. 青云梯:象征通向理想与追求的道路。
  5. 桃花蹊:象征美好而浪漫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张公洞所象征的是哪种生活?

    • A. 隐士生活
    • B. 官场生活
    • C. 商人生活
  2. 诗中提到的“劲风”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自然的力量
    • B. 人的情感
    • C. 社会的风气
  3. 诗人向“儿辈”询问的目的是?

    • A. 感恩
    • B. 思考人生
    • C. 传授经验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杂诗》 by 王维
  • 《早发白帝城》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杂诗》: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出对隐居生活的赞美。
  •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展示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更注重于旅途的豪情与激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