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城南十六首。赠同游》

时间: 2025-01-14 20:03:27

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无心花里鸟,更与尽情啼。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城南十六首。赠同游
作者:韩愈

唤起窗全曙,催归日未西。
无心花里鸟,更与尽情啼。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清晨的景象。窗外的曙光唤醒了人们,催促着他们归家,而日头还没有落西。鸟儿在花丛中欢快地鸣叫,似乎在尽情表达自己的欢乐。

注释

  • 唤起:叫醒,唤醒。
  • 窗全曙:窗外的光明,指晨曦。
  • 催归:催促回家。
  • 日未西:太阳尚未落到西边,意指时间尚早。
  • 无心:无意,心无所系。
  • 花里鸟:花丛中的鸟,描绘了自然的美好。
  • 尽情啼:尽情地鸣叫,表达鸟儿的欢快。

典故解析

本诗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传达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通过“鸟”和“花”的意象,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反映了唐代的自然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号昌黎,世称韩昌黎。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以其散文和诗歌闻名,作品风格清新明快,语言流畅,常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繁荣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欢愉与对生活的热爱。这首诗可能是诗人与友人游览时的即兴之作,体现了友谊与自然的美好。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清晨的自然景象,充满了活力与生机。诗人通过“唤起窗全曙”展现了晨曦的美丽,给人以清新开朗的感觉。“催归日未西”则表达了时间的流逝,虽已清晨,但归家的念头已在心中萌生。接下来的“无心花里鸟”更是生动地描绘了鸟儿在花丛中欢快鸣叫的场景,体现了自然的欢愉与诗人的愉悦心情。整首诗通过对比,生动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唤起窗全曙:窗外的光辉唤醒了晨曦,暗示新的一天开始。
  2. 催归日未西:时间虽早,但已感到归家的催促,隐含着对家的思念。
  3. 无心花里鸟:鸟儿在花丛中自由自在,表明自然的生机。
  4. 更与尽情啼:鸟儿似乎更加尽情地鸣叫,象征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拟人:鸟儿的鸣叫被赋予了“尽情”的情感,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轻松愉快的心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内心的觉醒与思考。
  • 曙光:象征着希望与新生。
  • :象征自由与快乐。
  • :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繁荣。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催归日未西”意指什么?

    • A. 太阳已落山
    • B. 太阳尚未落下
    • C. 太阳正要升起
    • D. 太阳已经升起
  2. 诗中描绘的鸟在什么地方鸣叫?

    • A. 树上
    • B. 河边
    • C. 花里
    • D. 山上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杜甫《春夜喜雨》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韩愈的这首诗更注重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腻情感,而王之涣则通过壮丽的自然景观表达对生活的感慨。两首诗都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但风格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韩愈诗文选》
  • 《唐代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