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时间: 2025-01-08 02:52:12

一曲阳关情几许。

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

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

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

风流膝上王文度。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
作者: 苏轼 〔宋代〕

一曲阳关情几许。
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
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
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
风流膝上王文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张元唐即将离去的依依不舍之情。阳关的曲调,情感如海,知晓你即将前往秦川,虽然白马和皂貂无法留住你,但我回首时,孤城已经不见那天上的霖雾。长安的花似雨般绽放,故乡的杨柳初飞絮,渐渐看到迎面而来的靴刀。谁能像你一样,风流倜傥,如同王文度。

注释:

  • 阳关:指的是《阳关三叠》,古代乐曲,常用于送别。
  • 白马皂貂:白马和皂貂象征着高贵和华丽,暗喻作者的留恋。
  • 孤城不见天霖雾:孤城意味着故乡,霖雾指阴沉的天气,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长安:指的是唐朝的都城,象征繁华与美好。
  • 王文度:王文度是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象征文采风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美食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散文成就卓著,是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人物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苏轼晚年,写于张元唐赴秦州省亲之际,表达了苏轼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思念。

诗歌鉴赏:

苏轼的《渔家傲》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深厚的情感深深打动人心。开头的“阳关情几许”便引入了离别的主题,阳关曲调古往今来都是离别的代名词,瞬间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接下来的描写,更是通过细腻的意象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友谊的珍贵。在“孤城不见天霖雾”中,孤城不仅是一座城市,更是诗人心中的一份情怀与挂念。长安的繁华与故乡的杨柳交织,形成了一幅浓情的画卷,表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友人的留恋。

整首词的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未来的希冀,体现了苏轼深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感悟。最后一句“谁得似,风流膝上王文度”,不仅点明了张元唐的风采,也让人联想到古今文人之间的传承与共鸣,情感的共通与文化的延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曲阳关情几许:开篇即抒发对离别的感慨,阳关曲调引发思绪。
  2. 知君欲向秦川去:表明对友人行程的了解,增加情感的亲近感。
  3. 白马皂貂留不住:象征豪华的事物无法阻挡友人的离去,表达无奈。
  4. 回首处:回望的动作,象征着对过往的追忆。
  5. 孤城不见天霖雾:孤城表示故乡,霖雾暗示对故乡的忧虑与思念。
  6. 到日长安花似雨:长安的繁华如花雨般绚烂,形成对比。
  7. 故关杨柳初飞絮:故乡的杨柳象征着春天与新生,带来温暖的回忆。
  8. 渐见靴刀迎夹路:逐渐看到友人离开的脚步,情感愈加浓烈。
  9. 谁得似:反问句,强调对友人的独特之处。
  10. 风流膝上王文度:用王文度来形容友人的风采,表达赞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比作“阳关”,使情感更加生动。
  • 对仗:使用对仗的句式增强了词的对称美。
  • 反问:通过反问加深了对友人的赞美与情感的渲染。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离别、思念与友谊的主题,表达了对友人旅途的祝福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阳关:离别与思念的象征。
  • 白马皂貂:象征高贵与华丽,体现作者的深情。
  • 孤城:故乡的象征,承载着诗人的思念与忧愁。
  • 长安:繁华的象征,对比友人离去的孤独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阳关”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离别
    • B. 欢聚
    • C. 旅途
    • D. 思念
  2. “白马皂貂”代表作者的什么情感?

    • A. 无奈
    • B. 高贵
    • C. 忧伤
    • D. 欢乐
  3. 整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友谊与离别
    • B. 爱情与思念
    • C. 自然与生活
    • D. 战争与和平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送友人》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送友人》同样表达离别之情,但更多的是豪放与洒脱的情绪。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结合了自然景色与离别情感,情感更加细腻。

参考资料:

  • 《苏轼诗词全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