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光山四首·绝境亭》

时间: 2025-01-04 10:39:40

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

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

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

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净光山四首·绝境亭 徐玑 〔宋代〕 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 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 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 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

白话文翻译:

我走向山的最高处,只为了观察周围的景色。 城市的周围是湖泊和沼泽,地势向东南方向倾斜。 面对这样的景色,我感到自己已经老去,但写诗的兴致却异常高涨。 或许在清晨时分,我能走出这里,看到四周被晴朗的雾气所包围。

注释:

  • 物色:景色,景物。
  • 薮泽:湖泊和沼泽地带。
  • 地势:地理形势。
  • 垂老:接近老年。
  • 兴欲酣:兴致高涨,欲罢不能。
  • 晴岚:晴朗天气中的雾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玑(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宋代诗人。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微感受。此诗可能是徐玑在游览净光山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徐玑在游览净光山时所作,通过描绘山的高处景色和周围环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中“对景身垂老”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净光山绝境亭的所见所感。首句“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表达了诗人对高处景色的向往和观察的专注。次句“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则描绘了周围环境的自然特征,展现了地理形势的独特美感。后两句“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抒发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有对创作的激情。最后一句“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则以一种期待和想象的方式,描绘了清晨时分四周被晴朗雾气包围的景象,给人以清新宁静之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行向最高处,惟将物色参”:诗人走向山的最高处,专注于观察周围的景色。
  2. “郡城依薮泽,地势转东南”:描述了城市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地势向东南倾斜的特点。
  3. “对景身垂老,题诗兴欲酣”:面对这样的景色,诗人感到自己已经老去,但写诗的兴致却异常高涨。
  4. “可能清晓出,四面有晴岚”:诗人想象在清晨时分,走出这里,看到四周被晴朗的雾气所包围。

修辞手法:

  • 拟人:“对景身垂老”中,将“身”拟人化,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 比喻:“四面有晴岚”中,用“晴岚”比喻清晨的雾气,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自然与人生,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最高处:象征着追求和探索。
  • 薮泽:象征着自然和宁静。
  • 晴岚:象征着清新和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在诗中提到的“最高处”是指什么? A. 山的顶峰 B. 城市的最高建筑 C. 诗人的内心世界 D. 诗人的创作灵感 答案:A

  2. “郡城依薮泽”中的“薮泽”指的是什么? A. 山脉 B. 湖泊和沼泽 C. 森林 D. 平原 答案:B

  3. 诗中“对景身垂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B.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C. 对创作的激情 D.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望岳》:通过描绘山的高大雄伟,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徐玑的《净光山四首·绝境亭》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徐玑的诗更多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王维的诗则更多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注》:收录了徐玑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对理解徐玑的诗作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