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次韵康庆之题予桐江诗卷
作者: 方回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每愧诗无古风调,背山楼阁晒花褌。
稍知海若吞河泊,敢眩蹄涔一勺浑。
白话文翻译:
每次看到自己的诗词缺乏古人的风韵,我总感到羞愧;在山后楼阁中,晾晒着花纹的衣服。
稍微知道海水就像吞没河流的泊岸,我怎敢用马蹄在浑浊的水中沾染一勺水。
注释:
- 每愧:每次感到羞愧。
- 古风调:古典的风韵和风格。
- 背山楼阁:在山后建造的楼阁。
- 晒花褌:晾晒花纹的衣服。
- 稍知:略微了解。
- 海若吞河泊:海洋如同吞没河流的港口一般。
- 敢眩:敢于使眼前的景象迷惑。
- 蹄涔:马蹄沾染。
- 一勺浑:一勺浑浊的水。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提到“古风调”可以理解为对古代诗人作品的敬仰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回,字千里,号伯阳,宋代诗人,性情豪放,擅长诗文,尤其以山水诗著称。他的诗作往往融入个人感受与自然景色,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与友人康庆的交流中写就,表达了方回对自己诗作的自省和对古代诗风的追求,反映出他对艺术创作的思考。
诗歌鉴赏:
方回的《次韵康庆之题予桐江诗卷》是一首充满自省和对古诗风格追求的作品。首句“每愧诗无古风调”道出了作者对自己作品的不满与对古代诗词的敬仰,体现出他对艺术的严谨态度。接下来的“背山楼阁晒花褌”,则描绘了一个宁静的山后场景,传达出一种恬淡的生活状态,似乎在静静思索与创作。
“稍知海若吞河泊”则是通过比喻表达对自然的深刻理解,海洋的浩瀚与河流的细微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最后一句“敢眩蹄涔一勺浑”,用马蹄踏水的形象,表达了对世事的感慨,水的浑浊象征着复杂的人生经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蕴含着深邃的人生哲学,给人一种凝重而又清新的感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每愧诗无古风调: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诗作缺乏古典风韵的懊恼之情。
- 背山楼阁晒花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环境,透露出诗人悠闲的生活状态。
- 稍知海若吞河泊:通过比喻展现了对自然的理解,体现出诗人的博学和对天地的感悟。
- 敢眩蹄涔一勺浑:表达了对人生复杂性的思考,象征着人们在纷繁世事中的迷茫与困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比作吞没河流的力量,强调自然的广袤与深邃。
- 对仗:如“背山楼阁”和“晒花褌”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古典诗风的追求与自省,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以及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展现出方回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着宁静与内心的安宁。
- 海:代表着广阔与无尽的探索。
- 马蹄:象征着行走与经历,暗示人生的历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每愧诗无古风调”中的“愧”指的是什么?
- A. 自豪
- B. 羞愧
- C. 高兴
- D. 忍耐
-
诗中提到的“晒花褌”意指什么?
- A. 聊天
- B. 休息
- C. 晾晒衣物
- D. 旅行
-
整首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描绘
- B. 对古风的追求与自省
- C. 对友人的赞美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也涉及自然与人生的哲思。
- 王维的《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色,表达诗人心境。
诗词对比:
- 方回与李白的作品对比,方回偏重于内心的自省与自然的静谧,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放与奔放的个性,体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方回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