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陈杨二友七律唱和诗四首 其四》
时间: 2025-01-14 02:42: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吟来春雪意深长,
耸立孤高一树杨。
韵格唯知除旧习,
声名岂仅越重洋。
文章夙仰韩欧气,
诗赋浓薰班马香。
愧我白头无一就,
敢随骥尾逐风扬。
白话文翻译
吟唱着春天的雪,意境深远持久,
挺立的孤树,像高耸的杨树。
我只知道要摒弃旧习,
难道声名就只在于跨越重洋?
我早已仰慕韩朝和欧风的气息,
文章的风采浓厚,宛如班固与马迁的香气。
羞愧我已白头,却没有一番成就,
却敢追随骏马的尾巴,随风而扬。
注释
- 吟:吟诵,吟唱。
- 春雪:春天的雪,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耸立:高耸而立。
- 韵格:指诗的韵律和格局。
- 声名:名声。
- 夙仰:早就仰慕。
- 班马:班固与司马迁,指古代著名的文学家。
- 白头:年长,形容人到老年。
- 骥尾:骏马的尾巴,象征着追随成功的机会。
典故解析
- 韩欧:指朝鲜和欧洲的文化,反映诗人对外来文化的向往与欣赏。
- 班马:班固与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史学家,诗人以此比喻文学的深厚底蕴。
- 骥尾:古代典故,象征追求成功的志向。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益初(近代),字孟复,号持之,生于清末,卒于民国初年。王益初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他的诗多以抒情、咏志为主,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王益初与陈杨二友的唱和中诞生的,反映了他在春雪时节感受到的文化气息与个人情怀。诗中表达了对旧习的反思、对外来文化的崇敬以及对自己成就的不满。
诗歌鉴赏
王益初的《读陈杨二友七律唱和诗四首 其四》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春雪与孤高的杨树,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又孤独的意境。在这幅春日的画面中,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也隐喻了其对自身境遇的思考。诗的前半部分,诗人以春雪和杨树为引子,借景抒情,表现出对新事物的追求与对旧习的排斥,反映出他对文化创新的渴望。
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声名不仅在于跨越重洋,说明他对文化传播与个人成就之间的关系有更深刻的理解。他早已仰慕韩欧的文化气息,且对班马的文采深感钦佩,体现了他对文人风范的向往。然而,诗人又感到羞愧,因自己已白头却无一番成就,表达出一种自我反省与不甘的情绪。最后一句“敢随骥尾逐风扬”,则展现了他虽感到愧疚,却又不甘于平庸,渴望追寻成功与卓越的决心。
整首诗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王益初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人文关怀和不懈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吟来春雪意深长:吟诵春天的雪,表达深远的意境。
- 耸立孤高一树杨:形象地描绘出高耸的杨树,象征孤独与坚韧。
- 韵格唯知除旧习:强调要摒弃旧的诗歌风格,追求创新。
- 声名岂仅越重洋:质疑名声的真正来源,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跨越。
- 文章夙仰韩欧气:表达对韩朝和欧洲文化的崇敬。
- 诗赋浓薰班马香:借班固与司马迁的文采,表达对文学的向往。
- 愧我白头无一就:自我反省,感到白头却没有成就。
- 敢随骥尾逐风扬:虽有愧疚,仍愿意追逐梦想与成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雪比作意境深远的象征,杨树象征孤高。
- 对仗:全诗采用工整的对仗,增强了节奏感。
- 排比:多次使用“夙仰”“声名”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诗人对个人成就的渴望与对文化的追求,同时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反思与不甘。诗人在感慨自然美的同时,亦感受到自身的无力与渺小,表现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雪:象征着希望与新的开始。
- 孤高的杨树: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与孤独。
- 骥尾:象征追求成功的勇气与决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班马”指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 A. 杜甫与李白
- B. 班固与司马迁
- C. 白居易与王维
-
诗人对“声名”的看法是什么?
- A. 只在于地理的跨越
- B. 需要内在的文化积累
- C. 不重要
-
“愧我白头无一就”中的“白头”指的是什么?
- A. 年龄的增长
- B. 头发变白
- C. 失去理想
答案
- B. 班固与司马迁
- B. 需要内在的文化积累
- A. 年龄的增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王益初与杜甫:两位诗人在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思考上有相似之处,但杜甫更关注社会现实,王益初则更多表现个人情感与文化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王益初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