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
时间: 2025-01-01 15:31:49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望庐山
作者: 姚鼐 〔清代〕
我行昨出庐山西,藤竹苍苍阴虎溪。
东林钟声晚出寺,高崖木叶秋平溪。
白云万叠倏然合,窈眇回听清猿啼。
洪州三月忆惝惚,径驾归艇轻于翳。
宫亭湖东日初出,岚彩欲见一片青。
烟迷沧州淼漭万余里,岩风忽落闻天鸡。
屏风叠开张,浸入颇黎。
沧海贯石梁,白日挂丹梯。
松杉上接瀑布落,藤萝下拂云光低。
须臾湖波兴,日晦风凄凄。
香炉峰,摇曳同菰稗。
舟行望远势还出,矫如踏云浮动之苍霓。
山摇海荡不知处,想见枕石醉卧人如泥。
晚泊湖心照南斗,仰视正与石门齐。
莫言灵境近咫尺,帆樯倏过难攀跻。
将游天地之一气,庐山从我到处如提携。
白话文翻译
我昨天走出庐山的西边,看到藤蔓和竹子苍翠欲滴,遮住了虎溪。
东林寺的钟声在傍晚时分响起,悬崖上的树叶在秋风中轻轻飘落。
白云层层叠叠突然聚合,隐约听到清脆的猿声。
在洪州的三月,我恍惚地回忆,轻轻地驾着小船归去,感觉比风还要轻。
亭子在湖的东边,太阳刚刚升起,彩霞正欲显现出一片青色。
烟雾迷漫,沧州的水面辽阔无边,岩石上的风声骤然传来,仿佛听到天鸡的鸣叫。
屏风如同展开的画卷,云雾渗透其中。
沧海与石梁相连,白日高悬像一条丹色的梯子。
松树和杉树直通瀑布,藤萝轻拂着低垂的云光。
片刻之间,湖水波动,日光暗淡,风声凄凄。
香炉峰轻轻摇曳,与菰稗相伴。
小船行驶在远方,似乎又出现在眼前,仿佛踏上了浮动的云彩。
山摇海荡,我再也不知道身在何处,想象着枕着石头醉卧的人像泥一样。
晚上停泊在湖心,南斗星的光辉照耀着,仰头看到与石门相齐。
不要说灵境近在咫尺,帆樯瞬间划过,难以攀登。
我想要游历天地的气息,庐山在我眼前如同提携。
注释
- 庐山:指中国江西省的庐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著称。
- 虎溪:庐山西侧的一条溪流,因其形似虎而得名。
- 东林寺:庐山上的一座古刹,以钟声悠远闻名。
- 清猿啼:清脆的猿叫声,常与山野清幽的环境相伴。
- 香炉峰:庐山的一座山峰,因形似香炉而得名。
- 南斗:指南斗星,是二十八宿之一,位于南方的星座。
- 帆樯:指船帆和船桅,常用作比喻远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鼐(1732年-1814年),字阮亭,号惭庵,晚号白庐,清代文学家、书法家,擅长诗词、散文与文学批评。他的诗风清新典雅,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望庐山》写于清代,作者游历庐山,在自然景色中感悟人生。庐山以其壮丽的风光和丰富的人文历史,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成为抒发情感、寄托理想的理想之地。
诗歌鉴赏
《望庐山》是一首描绘庐山自然景观和抒发作者情感的诗,展现了诗人对庐山壮丽风光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描写,展现出庐山的美丽与神秘。
诗的开头,诗人通过“我行昨出庐山西”的叙述,引导读者进入一个清新的山水世界。接着,藤竹苍苍、东林钟声等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幽深的氛围,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随着诗句的推进,白云、猿啼、烟雾等意象交替出现,构成了一幅层次分明的山水画面。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由的向往。尤其是“舟行望远势还出,矫如踏云浮动之苍霓”一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自由感与飞扬的心情。结尾部分以“莫言灵境近咫尺”引出思考,暗示着在美丽的庐山面前,心灵的升华与自然的和谐是诗人追求的终极目标。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庐山的自然景观,更是通过这种景观传达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自我的思考,展现了清代文人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行昨出庐山西:诗人昨天从庐山的西边出发,表明了游历的时间与地点。
- 藤竹苍苍阴虎溪:描绘了虎溪边生机勃勃的藤竹,营造出一种苍翠的自然环境。
- 东林钟声晚出寺:东林寺的钟声在傍晚时分响起,增添了一种宁静的气氛。
- 高崖木叶秋平溪:高崖上的树叶在秋风中轻轻飘落,给人以秋天的感觉。
- 白云万叠倏然合:白云层层叠叠,突然聚合,形成一幅动人的景象。
- 窈眇回听清猿啼:隐约听到清脆的猿叫声,增添了山林的生动感。
- 洪州三月忆惝惚:在洪州的三月,诗人产生了恍惚的回忆。
- 径驾归艇轻于翳:轻轻地驾着小船回家,感觉比风还要轻。
- 宫亭湖东日初出:亭子在湖的东边,太阳刚刚升起,象征着新的开始。
- 岚彩欲见一片青:彩霞欲显现出一片青色,描绘出清晨的美丽。
- 烟迷沧州淼漭万余里:烟雾笼罩着沧州,辽阔无边的水面模糊不清。
- 岩风忽落闻天鸡:岩石上的风声骤然传来,仿佛听到天鸡的鸣叫。
- 屏风叠开张,浸入颇黎:屏风如同展开的画卷,云雾渗透其中,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感觉。
- 沧海贯石梁,白日挂丹梯:沧海与石梁相连,白日高悬如同一条丹色的梯子,象征着希望与光明。
- 松杉上接瀑布落:松树和杉树直通瀑布,表现了自然的壮美。
- 藤萝下拂云光低:藤萝轻拂着低垂的云光,展现出自然的灵动。
- 须臾湖波兴,日晦风凄凄:片刻之间,湖水波动,日光暗淡,风声凄凄,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 香炉峰,摇曳同菰稗:香炉峰摇曳,与菰稗相伴,展现出自然的和谐美。
- 舟行望远势还出:小船行驶在远方,似乎又出现在眼前,象征着对自由的向往。
- 矫如踏云浮动之苍霓:仿佛踏上了浮动的云彩,表现出轻盈与自由的感觉。
- 山摇海荡不知处:山摇海荡,诗人迷失在自然的壮丽之中。
- 想见枕石醉卧人如泥:想象着枕着石头醉卧的人,表现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
- 晚泊湖心照南斗:晚上停泊在湖心,南斗星的光辉照耀着,象征着归属感。
- 仰视正与石门齐:仰头看到与石门相齐,展现出对自然的敬畏。
- 莫言灵境近咫尺:不要说灵境近在咫尺,暗示着在美丽的自然面前,心灵的升华是无形的。
- 帆樯倏过难攀跻:帆樯瞬间划过,难以攀登,表现出对自然的敬畏与向往。
- 将游天地之一气:我想要游历天地的气息,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庐山从我到处如提携:庐山在我眼前如同提携,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日挂丹梯”,将白日比作丹色的梯子,形象而生动。
- 拟人:如“藤萝下拂云光低”,赋予藤萝以人的动作,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
- 对仗:如“香炉峰,摇曳同菰稗”,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庐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人将自身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境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庐山:象征壮丽的自然景观。
- 藤竹:象征生机与活力。
- 白云:象征自由与变幻。
- 猿啼:象征山林的灵动。
- 香炉峰:象征自然的灵秀。
- 湖心:象征心灵的宁静与归属。
文化内涵
庐山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代表,也象征着文人墨客追求的精神家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望庐山》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姚鼐
- C. 杜甫
- D. 白居易
-
诗中提到的“东林钟声”是在哪个时间响起的?
- A. 清晨
- B. 中午
- C. 傍晚
- D. 午夜
-
诗中“舟行望远势还出”的意思是什么?
- A. 小船在远方漂流
- B. 小船在浅水中行驶
- C. 小船在山间游玩
- D. 小船在湖中停泊
答案
- B. 姚鼐
- C. 傍晚
- A. 小船在远方漂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 《望天门山》 -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 王勃
诗词对比
- 《望庐山》与《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两首诗都描写了自然景色,姚鼐的诗注重于庐山的壮丽与人文情怀,而韩愈的诗则多了一份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望庐山》与《望天门山》:李白的《望天门山》以高远的视角描绘山水之美,强调了个人情感的表达,姚鼐则在描绘中融入了更多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庐山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