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生查子
作者: 陈匪石 〔清代〕
原文展示
胭脂百仞山,山下如花面。
赠我玉连环,报以同功茧。
无端敕勒歌,吹送胡沙怨。
昨梦出关来,未抵天涯远。
白话文翻译
诗中描绘了一座如胭脂般红艳的高山,山下的景色犹如盛开的花朵。有人赠送给我一枚玉制的连环,我则以同样的心意回馈他。无意中听到了敕勒歌,伴随着胡沙的哀怨声。昨晚我梦见自己走出关外,然而距离天涯的遥远依然没有到达。
注释
字词注释:
- 胭脂: 指一种红色的颜料,用于化妆或绘画,暗喻山的颜色。
- 百仞: 高度的单位,这里形容山极其高耸。
- 如花面: 比喻山下的景色美丽如花。
- 玉连环: 玉制的环状饰物,象征珍贵的礼物。
- 同功茧: “功茧”指一种丝织品,象征相互之间的情谊。
- 敕勒歌: 古代的民歌,常带有思乡或哀怨的情感。
- 胡沙怨: 胡人吹奏的乐曲,带有悲怨之情。
- 未抵天涯远: 形容梦境与现实的距离,表明心灵的追求与现实的遥远。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匪石,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情感丰富和意象独特闻名,常表现出对自然和人事的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可能借助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对人生、友情及乡土情怀的思考。
诗歌鉴赏
《生查子》以优美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打动人心。诗的开头“胭脂百仞山”通过色彩的比喻,生动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美丽,山的高耸和色彩的鲜艳令人震撼。接着“山下如花面”又一次强调了自然的美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接下来的“赠我玉连环,报以同功茧”,则引入了人际交往的细腻与温暖,表达了朋友之间的互赠之情,象征着珍贵的情谊。
然而,诗的后半部分却转向一种无奈和哀怨,“无端敕勒歌,吹送胡沙怨”,这句表达了对故乡或往昔的怀念,以及对现实的惆怅。最后一句“昨梦出关来,未抵天涯远”则将梦境与现实相对比,强调了人生的追求和理想的遥不可及,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迷茫。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人际关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人生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胭脂百仞山: 描绘出一座高山的色彩,暗示美丽和崇高。
- 山下如花面: 夸赞山下风景的美丽,形成对比。
- 赠我玉连环: 朋友赠送珍贵的礼物,显示情谊。
- 报以同功茧: 表达互赠礼物的心意,象征回馈。
- 无端敕勒歌: 提及歌声,带有抒情和哀怨。
- 吹送胡沙怨: 传达一种悲伤的情绪,增添诗的层次。
- 昨梦出关来: 梦境的描绘引入叙事。
- 未抵天涯远: 强调理想与现实间的距离,增添一种无奈感。
修辞手法:
- 比喻: “胭脂百仞山”比喻山的颜色。
- 对仗: 句子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 自然与人情的交融,构建了丰富的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际关系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困境的感慨,反映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 象征高远与坚韧。
- 花: 代表美丽、青春与生命的短暂。
- 玉连环: 象征珍贵的友情与情感的连接。
- 歌声: 传达情感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胭脂百仞山”中,“百仞”指的是: A. 高度单位
B. 颜色
C. 地名
D. 人名 -
诗中提到的“敕勒歌”主要表达: A. 欢乐
B. 思乡
C. 争斗
D. 爱情 -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 A. 欢乐
B. 无奈与思念
C. 愤怒
D. 轻松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温庭筠《望江南·超然台作》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陈匪石的《生查子》更侧重于人际情感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多表现自然的雄伟与个人的豪情,二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