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
白话文翻译
在夜里无法入睡,我起身弹奏琴曲。
薄薄的帷帐映照着明亮的月光,清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衣襟。
孤独的鸿雁在外面的野地里哀鸣,飞翔的鸟儿在北边的树林中鸣叫。
我徘徊不前又能看到什么呢?忧虑和思念让我独自感到伤心。
注释
- 不能寐:无法入睡。
- 起坐:起身坐下。
- 薄帷:轻薄的帷帐。
- 鉴:映照、反射。
- 孤鸿:孤单的鸿雁,常象征孤独。
- 号外野:在广阔的野外哀鸣。
- 徘徊:踱步、徘徊不前。
- 忧思:忧虑和思念。
典故解析
“孤鸿号外野”的意象常用来比喻孤独和思念,鸿雁是古代文人用来表达离别和思乡之情的常见意象。阮籍生活在魏晋时期,那个时代士人的思想常常受道家影响,强调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号嗣宗,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思想家,代表了当时的文人风范。他的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常常带有悲观和孤独的色彩。
创作背景
《咏怀八十二首》是阮籍在乱世中写作的作品,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感慨与忧虑。该诗作于阮籍对人生失去信心的时刻,渴望与现实的冲突在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夜晚无法入眠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开篇的“夜中不能寐”,直接引入了阮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伴随着琴声的响起,似乎在寻求一种心灵的慰藉。月光透过薄薄的帷帐,映照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意境,清风拂面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对自由的追求。
接下来的“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描绘了孤独的鸿雁与飞翔的鸟儿,象征着诗人对孤独状态的深切感受,愈加突显了他内心的失落与思念。最后的“徘徊将何见?忧思独伤心”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徘徊的动作显示出无助和迷茫,忧思则成为对内心伤痛的直接表达。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惆怅与孤独的情感,体现了魏晋风度下士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夜中不能寐:夜深人静,无法入睡,暗示内心的不安。
- 起坐弹鸣琴:起身弹琴,意图通过音乐缓解心中烦恼。
- 薄帷鉴明月:薄帷帐映照着明月,描绘出清冷的夜景,增添孤独感。
- 清风吹我襟:清风轻拂衣襟,带来一丝凉意,象征心灵的解脱。
- 孤鸿号外野:孤雁在野外哀鸣,暗示孤独与思念。
- 翔鸟鸣北林:飞鸟在北林鸣叫,表现自然的生机与诗人的孤独形成对比。
- 徘徊将何见:徘徊不前,反映出对未来的迷茫与不安。
- 忧思独伤心:忧虑与思念交织,痛苦深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孤鸿与飞鸟比喻诗人的孤独。
- 拟人:清风吹拂,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如“孤鸿号外野,翔鸟鸣北林”,增强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思念的深切感受,反映了魏晋时期士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中流露出的忧思和惆怅,体现了个体在纷乱时代中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分析
- 夜晚:象征孤独与不安。
- 明月:象征清冷与思念。
- 清风:象征心灵的自由。
- 孤鸿:象征离别与思乡。
- 北林:象征生命的倔强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夜中不能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
C. 期待 -
“孤鸿”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孤独与思乡
C. 自由 -
诗中提到的“清风”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命
B. 安慰与自由
C. 悲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阮籍的《咏怀》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达了对孤独的感受,前者更侧重于思考人生的无奈,后者则多了一层对故乡的思念。阮籍的语言更为沉重,李白则是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
参考资料
- 《阮籍诗集》
- 《魏晋文学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