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十》
时间: 2025-01-04 10:08:3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灼灼西隤日,馀光照我衣。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白话文翻译:
灼灼的西斜太阳,余晖照在我的衣服上。
回旋的风吹拂四壁,寒鸟相互依偎。
周围的鸟儿还在衔着羽毛,蟋蟀也在感到饥饿。
为什么我在这条路上,心绪飘荡,忘记了归途?
这难道是为了夸耀声名,还是因为憔悴使我心伤?
宁愿与燕雀一起飞翔,也不愿随黄鹄远行。
黄鹄在四海游荡,它的归路又在哪里?
注释:
- 灼灼:形容光亮的样子,通常指阳光强烈。
- 西隤日:西斜的太阳,也可以指落日。
- 回风:指回旋的风。
- 寒鸟:寒冷的鸟,象征孤独。
- 周周:周围的鸟。
- 尚衔羽:还在衔着羽毛,暗指鸟儿未能归巢。
- 磬折:指心情的困扰,无法回归。
- 黄鹄:一种大鸟,常用以象征高飞的理想或追求。
典故解析:
黄鹄象征着高远理想,古诗中常用来指代追求卓越的人生目标。阮籍通过对黄鹄的描绘,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籍(210年-263年),字嗣宗,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他是“竹林七贤”之一,以其独特的个性和深邃的思想著称,作品多涉及人生哲学、政治状况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咏怀》系列诗作反映了阮籍对人生的感慨与思考,尤其是在动荡的时代中,诗人对个人命运的迷茫与无奈。这首诗写于他对生活的深刻反思时,表达了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咏怀 其十》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阮籍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内心的孤独与无助。开篇的“灼灼西隤日”意象鲜明,既描绘了夕阳的美丽,也暗含了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诗中“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体现了孤独的环境,寒鸟相依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凄凉。
接下来的“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则加强了这份孤独感,鸟儿的饥饿与无处归依的状态,仿佛在映射着诗人自身的处境。阮籍在此表达了对归属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困惑,进而提出“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的自问,显露出内心的迷茫与痛苦。
最后,诗中“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以燕雀与黄鹄的对比,展现了阮籍对理想的重新审视。宁愿与小鸟一同低飞,也不愿随黄鹄追求那遥不可及的理想,表达了对现实的接受与对生命的清醒思考。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是阮籍哲学思考的真实写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灼灼西隤日,馀光照我衣:
- 描绘夕阳的光辉照耀在身上的景象,暗示时间的流逝。
-
回风吹四壁,寒鸟相因依:
- 风在吹动,四周的环境显得冷清,鸟儿相互依偎,表现孤独感。
-
周周尚衔羽,蛩蛩亦念饥:
- 周围的鸟儿仍在衔着羽毛,蟋蟀也在感到饥饿,象征着生存的艰辛。
-
如何当路子,磬折忘所归:
- 诗人自问在此道路上该如何前行,心中无所归属的迷茫。
-
岂为夸誉名,憔悴使心悲:
- 反思追求名利的意义,感到憔悴与悲伤。
-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
- 宁愿与小鸟一起低飞,也不追随高远的理想。
-
黄鹄游四海,中路将安归:
- 质疑高飞的黄鹄究竟何处归宿,表达对理想的思考。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燕雀与黄鹄进行对比,反映出对理想的不同选择。
- 拟人:寒鸟的依偎和周围环境的描写,使自然充满情感。
- 对仗:如“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人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以及对名利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西隤日:象征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寒鸟:代表孤独与无助。
- 燕雀:象征平凡与安逸的生活。
- 黄鹄:象征高远理想与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阮籍生活在哪个时期?
- A. 唐代
- B. 魏晋
- C. 宋代
-
诗中提到的“黄鹄”象征什么?
- A. 平凡的人生
- B. 高远的理想
- C. 乡土情怀
-
“宁与燕雀翔,不随黄鹄飞”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现实的接受与对理想的反思
- C. 对爱情的思考
答案:
- B. 魏晋
- B. 高远的理想
- B. 对现实的接受与对理想的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李白的《庐山谣》:探讨人生的追求与理想。
诗词对比:
- 《咏怀 其十》与《归园田居》对比:
- 两者皆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但阮籍更多反映内心的孤独,而陶渊明则强调对自然和田园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 《阮籍诗文选》
- 《魏晋南北朝诗歌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