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游辋川》

时间: 2025-01-06 07:43:03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

看虹登晚墅,踏石过青泉。

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

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
看虹登晚墅,踏石过青泉。
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
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

白话文翻译:

突如其来的大雨过后,山的轮廓渐渐消失,夕阳也沉入了辋川。远望彩虹挂在晚霞之中,踏着石头走过潺潺的青泉。紫色的葛藤掩藏在仙人所用的井旁,黄色的花儿在野田中盛开。自知无路可去,只好转身回到人烟繁盛的地方。

注释:

  • 骤雨:突如其来的大雨。
  • 颓阳:指夕阳,形容太阳已低,快要落下的样子。
  • 辋川:指辋川,地名,风景秀丽的地方。
  • :彩虹。
  • 登晚墅:指登上傍晚的山庄。
  • 青泉:清澈的泉水。
  • 紫葛:一种植物,紫色的葛藤。
  • 仙井:传说中的仙人所用的井。
  • 人烟:人居之处,表示有人居住的地方。

典故解析:

“雨后游辋川”是李端描写游玩辋川的诗作,辋川自古以来就是文人墨客的游览胜地,许多诗人都曾吟咏此地。诗中提到的“紫葛藏仙井”,暗示着古代对自然的敬仰和对神秘事物的向往,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仙境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端,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在当时颇有影响,常以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雨后游玩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在游览辋川时的所见所感,折射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世间繁华的思考。

诗歌鉴赏:

《雨后游辋川》以清新自然的笔触描绘了雨后辋川的美丽景色。开篇用“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展现了骤雨过后的宁静与柔和,山与水的结合展现出一种幽静的美。接着,描写了彩虹与晚霞的美丽,诗人通过“看虹登晚墅”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向往,构建了诗歌的意境。

“踏石过青泉”则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游玩过程中的细腻体验,青泉的清澈让人心旷神怡。接下来,诗人通过“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紫葛和黄花的对比丰富了诗的色彩,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最后两句“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则引发了诗人的思考,虽然身处美景之中,但却感受到了一种孤独和无奈,表达了对归属与人情的渴望,形成了对比,给整首诗增添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基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骤雨归山尽:突如其来的雨水洗净了山川,呈现出清新的气息。
  2. 颓阳入辋川:夕阳西下,光影映入辋川,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又宁静的氛围。
  3. 看虹登晚墅:远望天空中的彩虹,诗人登上晚间的山庄,感受到自然的美丽。
  4. 踏石过青泉:漫步于清澈的泉水边,感受自然的声音与氛围。
  5. 紫葛藏仙井:描绘出一种神秘与幻想,葛藤和井的结合让人想起仙人的传说。
  6. 黄花出野田:田野里盛开的黄色花朵,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富饶。
  7. 自知无路去:诗人意识到自己已经迷失方向。
  8. 回步就人烟:最终回到人烟稠密的地方,暗示对人际关系的渴望与依赖。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颓阳”形容夕阳,营造出一种苍凉的美感。
  • 对仗:如“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形成对比,增加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虹”、“青泉”、“紫葛”等意象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对人情世态的思考,以及在游历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形成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意象分析:

  • 骤雨:象征着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
  • 颓阳:暗示着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象征着希望与美好。
  • 青泉:代表着清澈的生命与安宁。
  • 紫葛与黄花:分别象征着神秘与活力,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颓阳”是指什么? a) 明亮的太阳
    b) 夕阳
    c) 月亮

  2. “紫葛藏仙井”中的“紫葛”代表了什么? a) 神秘
    b) 快乐
    c) 忧伤

  3. 诗人最后选择了怎样的方向? a) 向山上走
    b) 回到人烟处
    c) 继续探索

答案

  1. b) 夕阳
  2. a) 神秘
  3. b) 回到人烟处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游》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李端的《雨后游辋川》与王维的《辋川闲游》均描绘了辋川的自然景观,但李端更注重雨后景色变化与情感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多展现了静谧的自然之美,二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互为映衬。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