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仙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4 07:31:5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游仙四首 其三
作者: 王绩 〔隋代〕
结衣寻野路,负杖入山门。
道士言无宅,仙人更有村。
斜溪横桂渚,小径入桃源。
玉床尘稍冷,金炉火尚温。
心疑游北极,望似陟西昆。
逆愁归旧里,萧条访子孙。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寻访仙境的过程。诗人背着杖,走入山门,寻找一条野路。道士告诉他没有固定的住所,仙人则有更为宁静的村落。斜斜的小溪流过桂树的沙洲,有一条小径通向桃花源。玉床上略显寒冷,金炉中的火仍然温暖。我心中怀疑自己是否游历到了北极,望去似乎是向西昆仑山。心中愁苦,想要回到老家,却只能在萧条中寻访后代。
注释:
- 结衣:指结好衣裳,形容出行的准备。
- 负杖:背着手杖,表示步行或旅行。
- 道士:指修道之人,这里暗示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
- 无宅:没有固定的住所,代表游荡不定。
- 仙人:指神仙或隐居者,居住在世外桃源。
- 玉床:指仙人的床,象征着安静舒适的生活。
- 金炉:指用来焚香的炉子,象征着仙人的生活气息。
- 逆愁:表示想要回归却感到困惑和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绩,隋代诗人,以清新脱俗、风格独特的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诗人游历田园山水、追寻隐居理想的背景下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道教文化的向往以及对人际关系疏离的感慨。
诗歌鉴赏:
《游仙四首 其三》以寻仙游隐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如斜溪、桂渚、桃源等,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氛围,仿佛仙境就在眼前。尤其是“玉床尘稍冷,金炉火尚温”一句,生动地表现了仙人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诗人内心的矛盾也在不断显现:他一方面渴望追寻那种超脱的生活,另一方面又因心中逆愁无法回归到故乡的温暖和亲情中。这种对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优美的自然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他想要逃离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愿望。诗的最后两句,诗人感到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子孙的关怀,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命延续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结衣寻野路:开始阶段,诗人准备出行,象征着对新境界的探索。
- 负杖入山门:步入山门,意味着进入一个新的世界。
- 道士言无宅:道士的言辞表明了无常与无所依托的生活状态。
- 仙人更有村:仙人居住的村落代表着更高的精神境界。
- 斜溪横桂渚:描绘自然景色的美丽,营造一种宁静的氛围。
- 小径入桃源:小径象征着通往理想生活的道路。
- 玉床尘稍冷,金炉火尚温:对比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心疑游北极:诗人内心的迷惘与不安。
- 望似陟西昆:西昆仑山象征着遥不可及的理想。
- 逆愁归旧里:表现对故乡的思念和归属感。
- 萧条访子孙:最终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玉床尘稍冷,金炉火尚温”对比鲜明,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如“桃源”象征理想生活,表现了诗人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故乡的思念,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理想过程中的困惑与忧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仙人:象征着超然物外的生活和理想。
- 桃源:象征理想中的宁静和美好。
- 玉床、金炉:代表高洁的生活与宁静的环境。
- 斜溪、桂渚:描绘大自然的美丽,象征自由与放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道士言无宅”的意思是: A. 道士有很多房子
B. 道士没有固定住所
C. 道士住在山上
D. 道士住在城市 -
诗中“玉床尘稍冷”体现的是: A. 舒适的生活
B. 寂静的环境
C. 生活的清淡与宁静
D. 热情的火焰 -
诗人的内心感受是: A. 快乐
B. 迷茫与忧愁
C. 高兴
D. 激动
答案:
- B
- C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隐居山水的宁静生活,但更加强调自然与人心的和谐。王绩的《游仙四首》则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展现出更深的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 《隋代诗人王绩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