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冬至乾阳殿受朝应诏诗》

时间: 2024-12-29 17:59:50

恭已临万寓,宸居御八埏。

作贡菁茅集,来朝圭黻连。

司仪三揖盛,掌礼九宾虔。

重栏映如璧,复殿绕非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恭已临万寓,宸居御八埏。
作贡菁茅集,来朝圭黻连。
司仪三揖盛,掌礼九宾虔。
重栏映如璧,复殿绕非烟。

白话文翻译:

该诗描写了冬至时,朝廷举行的隆重仪式。诗人感慨天子的威仪,来到万民之上,居住在华美的宫殿中。朝廷为此准备了丰盛的贡品,朝臣们都恭敬地前来朝见。仪式上,礼官三次揖手,表示盛大的礼仪,九位宾客都虔诚地恭敬待礼。华丽的栏杆在阳光下闪耀,如同美玉般明亮,回廊之中烟雾缭绕,宛如仙境。

注释:

  • :恭敬,表示对天子的尊重。
  • 万寓:指万民,寓意广大民众。
  • 宸居:指天子的宫殿。
  • 八埏:古代指天子所用的车,象征权威。
  • 贡菁茅:贡品中的优质稻谷和茅草,象征丰收。
  • 圭黻:古代的礼仪用品,圭是玉器,黻是祭祀用的衣物,象征尊贵。
  • 司仪:主持仪式的人。
  • 三揖:礼仪中一种礼节,表示恭敬。
  • 九宾:九位贵宾,代表尊贵的客人。
  • 重栏:指华丽的栏杆。
  • 如璧:像美玉一样,形容光泽明亮。
  • 非烟:指烟雾缭绕的状态,给人一种朦胧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牛弘,隋代诗人,生平不详,因其作品风格典雅、语言精炼而受到后人的推崇。牛弘的诗多以描写宫廷生活和自然景色为主,体现了隋代的盛世气象。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冬至之际,反映了隋朝时期冬至祭天的隆重场面。冬至是古代重要的节气,象征着阳光的回归和新生的开始。诗人在这一历史背景下,表达了对天子威仪的尊重和对国家繁荣的赞美。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隋代冬至仪式的盛况。诗的开头以“恭已临万寓”引入,突显了天子的威仪和对民众的责任感,表现了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关系。接着,诗人用“宸居御八埏”描绘了天子的宫殿,象征着权威和尊贵,表现了对皇权的尊重。

在贡品的描绘中,诗人提到“作贡菁茅集”,不仅表达了对丰收的赞美,也反映了国家的富饶。礼仪的部分“司仪三揖盛,掌礼九宾虔”,展示了礼仪的庄重和宾客的恭敬,体现了古代社会对礼仪的重视。

最后两句“重栏映如璧,复殿绕非烟”则运用了生动的意象,栏杆的光辉如玉般熠熠生辉,回廊的烟雾缭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氛围,传达出对国家繁荣和和谐社会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不仅展示了隋代的礼仪文化,也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中体现了对天子的尊重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恭已临万寓:表达了天子的威仪,强调了他来临于万民之上的尊贵地位。
  2. 宸居御八埏:描绘天子居住的华美宫殿,象征着权力和荣耀。
  3. 作贡菁茅集:描述贡品的丰盛,体现国富民强的景象。
  4. 来朝圭黻连:宾客恭敬地前来朝见,展现出对皇权的尊重。
  5. 司仪三揖盛:仪式上礼官的恭敬礼节,体现古代礼仪的庄重。
  6. 掌礼九宾虔:九位贵宾虔诚地接受礼仪,显示出对礼仪的重视。
  7. 重栏映如璧:栏杆在阳光下闪耀,如璧玉般美丽,象征着辉煌。
  8. 复殿绕非烟:烟雾环绕,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庄重的氛围。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重栏映如璧”,将栏杆比作美玉,增强了视觉的美感。
  • 对仗:诗中有多处对仗工整的句子,如“司仪三揖盛,掌礼九宾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排比:在描写礼仪时,运用排比手法,增强了庄重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天子的尊重和对国家繁荣的赞美,体现了隋代社会对礼仪、权威的重视,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社会的向往和对国家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万寓:象征着民众的众多,体现出国家的广阔和繁荣。
  2. 宸居:象征着天子的尊贵和权威。
  3. 贡品:象征着丰收和富饶。
  4. 九宾:象征着尊贵的宾客,代表着社会的精英。
  5. 重栏:象征着华丽和庄重,反映出国家的昌盛。
  6. 烟雾:象征着神秘与庄严,营造出一种氛围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怎样的?

    • A. 对自然的描写
    • B. 对天子和国家的尊重
    • C. 对个人情感的抒发
  2. 诗中用来形容栏杆的比喻是?

    • A. 如玉
    • B. 如金
    • C. 如璧
  3. “司仪三揖盛”中“盛”字的含义是?

    • A. 大
    • B. 美好
    • C. 隆重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羲之《兰亭集序》:描写自然与人文,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情感。
  • 杜甫《春望》: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关注,展现诗人对家国的深情。

诗词对比

  • 牛弘的《奉和冬至乾阳殿受朝应诏诗》与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前者着重于礼仪和国家的繁荣,后者则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与乡愁。两者在情感基调和表现方式上有显著的不同,反映了各自时代的特色与诗人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隋唐诗词选》:对隋唐时期诗词的全面收录和分析。
  2. 《古诗词鉴赏辞典》:详细解释古诗词的词汇和意象,便于读者理解。
  3.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代文学发展的系统性总结,提供背景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