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衣袂冷,上高楼。
繁云遮断碧山头。
小窗独坐听秋雨,
荷叶芭蕉各自愁。
白话文翻译:
衣袖在寒风中微微颤抖,站在高楼上眺望远方。
厚厚的云层遮住了碧绿的山头。
我独自坐在小窗前,静静地听着秋雨的声音,
荷叶与芭蕉各自都感到无尽的愁苦。
注释:
- 衣袂:指衣服的袖子,这里表现了寒冷的感觉。
- 高楼:指高处的楼台,象征着一种远望的视角。
- 繁云:厚重的云层,给人以压抑感。
- 碧山头:青翠的山顶,原本清晰的景象现在被遮蔽。
- 小窗:指小窗户,表示诗人独自一人静坐。
- 秋雨:象征着秋天的哀愁和凄凉。
- 荷叶芭蕉:植物的意象,分别象征着不同的情感,表现出自然界也感受到愁苦。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通过描写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愁苦。高楼、秋雨、荷叶、芭蕉等意象,都是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元素,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葛秀英,清代女诗人,少有作品流传于世,其诗以清新典雅、情感细腻著称。她的创作常常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秋季,正值自然界的变换之际,诗人在高楼独坐,听着秋雨,体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桂殿秋 听雨》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通过描写秋雨的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开篇“衣袂冷,上高楼”,透出一丝寒意,仿佛诗人置身于高处,俯瞰着苍茫的秋景,内心的寒冷与孤独感由此而生。接着“繁云遮断碧山头”,景物的描绘与情感的流露相互交织,浓厚的云层仿佛压抑了诗人的心情,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形的阻隔。
第三句“小窗独坐听秋雨”,诗人在小窗前独自一人,细细聆听秋雨的声音,这种静谧的场景更加强化了孤独感,并引发了对人生的思索。最后一句“荷叶芭蕉各自愁”,自然界的植物似乎也在感受愁苦,形成了一种人与自然的共鸣。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细腻,给人以强烈的共鸣,令人不禁思考生命中的孤独与愁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衣袂冷,上高楼”:寒风中,诗人感受到了凛冽的气息,站在高处展望,象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孤独。
- “繁云遮断碧山头”:景物的变化映射着诗人的心情,厚云遮住山头,暗示了对未来的迷茫。
- “小窗独坐听秋雨”: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独坐小窗前静听秋雨,渲染了内心的宁静与哀愁。
- “荷叶芭蕉各自愁”:自然界的植物也带着愁苦,形成了人与自然情感的共鸣,进一步深化了主题。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相结合,荷叶与芭蕉的愁苦象征着诗人的孤独。
- 拟人:荷叶和芭蕉被赋予情感,突显自然与人的情感共鸣。
- 对仗:诗中各句形式整齐,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诗歌展现了秋天的孤独与哀愁,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强调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联系。
意象分析:
- 衣袂:象征寒冷,表现出诗人的内心感受。
- 高楼:象征高远的视角,内心的孤独感。
- 繁云:象征忧郁的心情,遮蔽了光明。
- 秋雨: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荷叶与芭蕉:分别象征着不同的情感,表现出自然界的愁苦与诗人的心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繁云”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的天空
- B. 厚重的云层
- C. 清晨的阳光
-
“小窗独坐听秋雨”中,诗人表现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孤独与哀愁
- C. 平静
-
诗中“荷叶芭蕉各自愁”暗示了什么?
- A. 大自然的和谐
- B. 人与自然的情感共鸣
- C. 自然的美丽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比较葛秀英的《桂殿秋 听雨》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表达了对孤独与时光的思考,但前者更着重于自然景象与内心情感的结合,而后者则侧重于酒与月的意象,展现出人生的豪情与孤独。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传记》
- 《古典诗词鉴赏》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