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句 其二 张俞 〔宋代〕 可胜亡国恨,犹有爱山心。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即使国家灭亡,诗人心中依然保留着对自然山水的深爱。
注释:
- 可胜:怎能承受。
- 亡国恨:国家灭亡的悲痛。
- 爱山心:对山水的喜爱之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俞(约1020-1078),字少游,号东篱,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山水田园,风格清新自然,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事的超然态度。这首诗可能是在国家动荡或个人遭遇不幸时所作,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自然美的执着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张俞面对国家动荡或个人遭遇不幸时所作,通过表达对山水的爱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而深刻,通过对比“亡国恨”与“爱山心”,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在国家灭亡的巨大悲痛面前,诗人依然能够保持对自然山水的爱,这种情感的对比突显了诗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执着。诗中的“可胜”二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无奈和对个人情感的坚持,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悲壮与希望并存的情感色彩。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可胜亡国恨”:这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灭亡的悲痛,用“可胜”来强调这种悲痛的深重,几乎无法承受。
- “犹有爱山心”:这句则展现了诗人即使在如此悲痛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着对自然山水的爱,这种爱成为了他情感的寄托和生活的支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亡国恨”与“爱山心”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情感的复杂性和对美的执着追求。
- 省略:诗中省略了主语和连接词,使得表达更加简洁有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即使在国家灭亡的悲痛中,诗人依然保持着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执着和对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 “亡国恨”:象征着国家的灭亡和个人的悲痛。
- “爱山心”:象征着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张俞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答案:B
-
诗中的“可胜亡国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国家的热爱 B. 对国家的悲痛 C. 对自然的喜爱 D.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B
-
诗中的“爱山心”象征着什么? A. 对国家的忠诚 B. 对自然的喜爱 C. 对生活的厌倦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张俞的其他诗作,如《题西林壁》等,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在国家动荡时期的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张俞诗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