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出塞曲
作者:郑锡 〔唐代〕
校尉徵兵出塞西,
别营分骑过龙溪。
沙平虏迹风吹尽,
雾失烽烟道易迷。
玉靶半开鸿已落,
金河欲渡马连嘶。
会当系取天骄入,
不使军书夜刺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征兵的情景。校尉出征西域,分营骑兵经过龙溪。沙地上敌人留下的痕迹已被风吹散,雾气笼罩下的烽火台容易迷失方向。玉制的靶子半开,鸿雁已经落下,金色的河流边,马儿嘶鸣欲渡。希望能够将天骄的敌人捕获,不让军书在夜晚刺入闺房。
注释:
- 校尉:古代军官,负责征兵和指挥。
- 徵兵:征召士兵。
- 别营:分开的营队。
- 龙溪:地名,可能指某条溪流。
- 虏迹:敌军留下的足迹。
- 烽烟:烽火传信的烟雾。
- 玉靶:用玉制成的靶子,比喻精准的目标。
- 金河:指河流,象征光辉的水面。
- 天骄:指骄敌或敌方的强者。
- 军书:军中公文,传递战事消息。
典故解析:
“天骄”是对敌军的贬称,常用来形容敌方的强者或骄横之士。“烽烟”则是古代传递军事信息的重要方式,常用于战争的背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郑锡,字景昱,号元和,唐代诗人,擅长边塞诗,作品常表现壮志和豪情,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境战争频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征兵的情景,表达了对国家和士兵的关心,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的现状。
诗歌鉴赏:
《出塞曲》是一首充满雄壮气息的边塞诗。诗中描绘了征兵出塞的场景,展现了士兵们在边境奋勇出征的豪情。全诗共八句,前四句描绘了出征的环境和形势,后四句则表达了对敌人的渴望和对家乡的牵挂。诗的开篇以“校尉徵兵”引入,立刻营造出紧张的军事氛围。随后,诗人通过描绘“虏迹”与“烽烟”,营造了一种战斗的紧迫感,暗示战争的残酷。诗的后半部分,借用“玉靶”和“金河”的意象,表达了对胜利的渴望与对敌人的轻视,展现出强烈的自信和豪情。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现出壮丽的边疆风光,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责任感。通过“会当系取天骄入”的表达,诗人传达出一种必胜的信念,激励士兵勇往直前,为国捐躯的决心。这种豪情壮志使得该诗具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和历史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校尉徵兵出塞西:校尉出征,表示军队出发的信号。
- 别营分骑过龙溪:分开不同的营队,骑兵经过龙溪,显示军队的组织。
- 沙平虏迹风吹尽:沙地上敌人留下的痕迹已被风吹散,表现出战斗的激烈与变化。
- 雾失烽烟道易迷:雾气遮蔽,烽火信号难以辨认,暗示战争的复杂与困难。
- 玉靶半开鸿已落:玉靶上半开的箭,鸿雁已飞落,象征目标的实现与敌人的败退。
- 金河欲渡马连嘶:金色的河流,马儿嘶鸣欲渡,形象化了战士们急于渡河的情景。
- 会当系取天骄入:期待能捕获敌人,展示了征战的志向。
- 不使军书夜刺闺:不让军书在夜晚刺入闺房,表达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
修辞手法:
- 比喻:使用“玉靶”“金河”等意象,渲染了战争的场景。
- 对仗:如“沙平虏迹风吹尽”与“雾失烽烟道易迷”,形成对称美感。
- 拟人:马儿嘶鸣,赋予动物情感,增强了诗歌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关注、对国家的忠诚及对胜利的渴望,体现了古代士兵的豪情与壮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校尉:象征军事指挥。
- 龙溪:边塞的自然环境,强调军事行动的地理背景。
- 烽烟:战争信号,象征紧迫的战斗氛围。
- 玉靶、金河:象征战斗中的目标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校尉”指的是: A. 一种动物
B. 军官
C. 文人 -
“雾失烽烟”中的“烽烟”指的是什么? A. 烟雾
B. 战争信号
C. 雾霭 -
“会当系取天骄入”表达了什么情绪? A. 想念家乡
B. 渴望胜利
C. 对敌人的仇恨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燕歌行》
诗词对比:
- 郑锡《出塞曲》与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均表现了边塞风光和豪情,但郑锡更注重于军事行动的紧迫感,而王之涣则更强调壮丽的自然景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