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塞 其一》
时间: 2025-01-10 05:53:0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郁葱千里绿阴肥,
涧水萦纡一径微。
鱼为惊钩闻鼓动,
鸟因避帜傍人飞。
江南塞北何相似,
并郡桑干总未归。
惆怅十年成底事?
独将羸马立斜晖。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辽阔的绿色景象和细微的溪水流淌。鱼儿因听到钓钩的声音而受惊,鸟儿因避开旗帜而飞向人旁。江南和塞北的景色有何相似之处?就连桑干的故乡也未能归来。十年间我所经历的到底是什么呢?我只能孤独地倚着瘦弱的马儿,站在斜晖之中。
注释:
- 郁葱:形容草木茂盛的样子。
- 涧水萦纡:涧水蜿蜒曲折。
- 惊钩:鱼因钓钩的声音而受到惊吓。
- 避帜:鸟因避开旗帜而飞。
- 江南与塞北:指中国南方和北方的地理差异。
- 桑干:桑干河,古代地名,此处借指故乡。
- 惆怅:感到忧愁、失落的情绪。
- 羸马:形容瘦弱的马。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戚继光(1528-1588),明代著名的军事家、诗人。他在抗击倭寇的战争中表现突出,屡次获胜,并被誉为民族英雄。戚继光的诗词多表现出豪放、激昂的气质,反映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戚继光征战期间,反映了他在外征战时的思乡之情和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诗中透出诗人对家乡的眷恋以及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出塞 其一》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郁郁葱葱的景象和溪水的蜿蜒,展现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给人以心旷神怡的感受。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的情感逐渐转向惆怅与孤独。他通过生动的意象,如“惊钩”和“避帜”,传达出自己在外征战的无奈和哀伤。
诗的最后两句尤其令人动容,十年的战斗经历让诗人感到无所归依,孤独的他只能在黄昏的余晖下,依靠着一匹瘦弱的马,反映出他内心深处的失落与无奈。这种情感的对比,使得整首诗在自然美与人文情感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冲突,深刻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战争带来的苦痛与沧桑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郁葱千里绿阴肥:描绘广袤的绿色景象,给人一种丰饶的感觉。
- 涧水萦纡一径微:溪水缓缓流淌,展现出清幽的自然环境。
- 鱼为惊钩闻鼓动:鱼儿因听到钓钩的声音而感到惊恐,暗示了战乱带来的不安。
- 鸟因避帜傍人飞:鸟儿因避开旗帜而飞,这里暗指战斗的氛围,带来了对和平的渴望。
- 江南塞北何相似:诗人感慨南北景色的差异,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 并郡桑干总未归:提到桑干,表明诗人心中对故乡的眷恋与归属感。
- 惆怅十年成底事:十年的征战让诗人感到迷茫与失落。
- 独将羸马立斜晖:孤独地倚靠着瘦弱的马,展现出诗人的孤寂与哀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诗人情感相结合,如“羸马”暗示诗人的疲惫。
- 对仗:诗中存在对仗的句子,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让鱼和鸟具有情感反应,增添了诗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战争的无奈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在苍茫的自然中感受到了孤独,反映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象征着自由与生命,因战争而受到惊吓。
- 鸟: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对安全环境的追求。
- 羸马:象征着诗人的孤独与疲惫,代表了其内心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郁葱千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荒凉
B. 丰饶
C. 灰暗 -
“惆怅十年成底事”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迷茫与失落
C. 满足 -
诗中提到的“羸马”象征什么? A. 勇敢
B. 孤独与疲惫
C. 强壮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之涣《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戚继光的《出塞 其一》更多地表现了对战争与思乡的感慨,而李白则表达了对人生的豪情与畅快。两首诗在主题上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侧重于个人的内心挣扎,后者则表现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戚继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