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春》
时间: 2025-01-17 09:28:2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熙阳薰盖壤,丽景日以新。
娅姹花媚昼,嚘嘤鸟鸣晨。
纷华易消歇,非久沦沙尘。
举世竞芳菲,湎若嗜饮醇。
岂知有至味,澹然哜道真。
试问金谷天,何如箪瓢人。
白话文翻译:
阳光温暖地照耀着大地,景色在日中显得愈加美好。
娇艳的花朵在白昼中争奇斗艳,鸟儿在清晨中欢快地鸣唱。
繁华的景象容易消逝,就像不久前的尘埃。
全世界都在争相追逐花香,仿佛沉醉于美酒之中。
可谁知道真正的美味,是那种淡然的真实?
试问金谷的仙境,和手持箪瓢的平凡人,哪个更胜一筹?
注释:
字词注释:
- 熙阳:温暖的阳光。
- 薰:温暖,熏陶。
- 娅姹:娇美的花朵。
- 嚘嘤:鸟鸣的声音。
- 纷华:繁华的景象。
- 湎:沉迷。
- 箪瓢:古代盛饭的器具,象征简朴的生活。
典故解析:
“金谷天”指代的是桃花源或神仙居住的地方,象征着理想的境界。这里反映出对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的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卫宗武,宋代诗人,字景升,号玉山,生于四川,后迁居江南。他的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观,抒发哲理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具有较强的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季,借春天的美景表达对生活的哲学思考。反映了诗人对繁华与真实、表象与内涵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次韵春》是一首富有哲理的春日诗。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明媚的阳光和春天的景色,营造出一种温暖和生机的氛围,令人心旷神怡。接下来的“娅姹花媚昼,嚘嘤鸟鸣晨”则用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春天的活力与美丽,花鸟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美好春光的画面。
然而,诗人并没有止步于景色的描写,而是通过“纷华易消歇,非久沦沙尘”引出对繁华易逝的思考。这一句让人意识到,眼前的美丽与繁华是多么短暂,仿佛只是一瞬间的光辉,容易消逝。接下来的“举世竞芳菲,湎若嗜饮醇”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追求,仿佛沉醉于美酒之中,这种沉迷虽美却也让人失去了理智。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岂知有至味,澹然哜道真”,真正的美味和美好其实是那种淡雅清淡的真实。而最后一句“试问金谷天,何如箪瓢人”,则将这种思考推向极致,金谷的仙境与手持箪瓢的普通人形成鲜明对比,暗示出追求内心真实的生活才是最可贵的。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绘与哲理的思考,构成了对人生命运和真实价值的深刻反思,展现出一种淡然的生活态度,极具启发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熙阳薰盖壤:阳光照耀,温暖大地,生动表现春日的气息。
- 丽景日以新:美好的景色在日间更显新鲜,突显春天的生机。
- 娅姹花媚昼:花朵娇美,争相绽放,描绘春花烂漫的景象。
- 嚘嘤鸟鸣晨:鸟儿在清晨欢快鸣唱,增添了春日的活力。
- 纷华易消歇:繁华的景象容易消逝,暗含对短暂美好的感慨。
- 非久沦沙尘:比喻繁华如沙尘,难以持久。
- 举世竞芳菲:全世界都在追逐花香,表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求。
- 湎若嗜饮醇:沉迷于美好,如同嗜酒,暗含警示。
- 岂知有至味:真正的美味其实是那种淡然的真实。
- 澹然哜道真:淡泊宁静才是生活的真谛。
- 试问金谷天:质疑理想与现实的比较。
- 何如箪瓢人:手持箪瓢的平凡人更值得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繁华比作沙尘,暗示其短暂。
- 对仗:如“熙阳”“丽景”形成平衡的美感。
- 排比:多处运用排比,增强诗的节奏感与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生活中的繁华与真实,讽刺了对表象的追逐,强调了内在价值的珍贵,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熙阳:象征温暖与希望。
- 花:象征生命的美丽与短暂。
- 鸟鸣:象征生命的活力与自由。
- 箪瓢:象征简朴与真实的生活方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写了什么样的天气和景色?
A. 阴雨绵绵
B. 阳光明媚
C. 寒冷刺骨
D. 风雪交加 -
“纷华易消歇”这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繁华的渴望
B. 对短暂美好的惋惜
C. 对未来的希望
D. 对自然的崇敬 -
“试问金谷天,何如箪瓢人”意在表达什么?
A.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B. 对平凡生活的珍惜
C. 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D. 对世俗的反叛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by 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by 韩愈
诗词对比:
对比《春晓》中对春天的简约描写与《次韵春》的哲理思考,前者更注重对自然景象的直观感受,后者则深入探讨了生命的真实与价值,展示了不同的诗歌风格与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卫宗武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