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溪早春》

时间: 2024-09-19 21:19:18

还家五度见春容,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去年未当好时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南溪早春
作者:杨万里 〔宋代〕

还家五度见春容,
长被春容恼病翁。
高柳下来垂处绿,
小桃上去末梢红。
卷帘亭馆酣酣日,
放杖溪山款款风。
更入新年足新雨,
去年未当好时丰。


白话文翻译

回到家中已经见过五次春天的容颜,
却总被这春天的美丽所困扰,像个病人一样。
高高的柳树垂下嫩绿的枝条,
小桃树上则绽放出鲜红的花朵。
在亭子里卷起帘子,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轻松地走在溪边山中,感受着徐徐的春风。
新年里又迎来了一场及时的春雨,
去年春天的丰收却未能如愿。


注释

  • 春容:春天的容颜,指春天的景色。
  • :困扰、烦恼。
  • 高柳:高大的柳树,象征春天的生机。
  • 垂处绿:柳枝下垂,显现出绿色的嫩叶。
  • 小桃:指桃树,末梢红指的是桃花的颜色。
  • 卷帘亭馆:在亭子中卷起帘子,享受阳光。
  • 酣酣日:形容阳光明媚,令人陶醉。
  • 款款风:轻柔的风,给人舒适的感觉。
  • 足新雨:及时的春雨,滋润大地。
  • 好时丰:美好的时候,去年的丰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文人画家。他以诗歌和散文著称,作品题材广泛,风格清新自然,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

《南溪早春》创作于春季,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和对自然美景的感受。诗中流露出对春天的欣赏,同时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南溪早春》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诗人在作品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诗的开头提到“还家五度见春容”,显示出诗人多次回到故乡,感受春天的变化和美丽。然而,诗人又感到春天的美丽像是对病人的恼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复杂情感。

接下来,诗人用“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来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色,生动地展现了柳树的柔美和桃花的娇艳。通过对比,诗人将春天的繁荣与内心的孤寂相结合,令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

“卷帘亭馆酣酣日,放杖溪山款款风”描绘了诗人在温暖的阳光下,悠闲地享受春风的情景,似乎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在思考人生的意义。而最后两句提到新年和去年的丰收,暗示着对未来的期待和对过去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期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反映了诗人深刻的情感与思考,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情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还家五度见春容:回到家中已经见过五次春天的面貌,表达了对春天的熟悉和亲切。
  2. 长被春容恼病翁:春天的美丽让诗人感到烦恼,像生病的老人,暗示诗人内心的忧愁。
  3. 高柳下来垂处绿:描写柳树的嫩绿,象征春天的生机。
  4. 小桃上去末梢红:描绘桃花的红色,展现春天的美丽。
  5. 卷帘亭馆酣酣日:在亭子里享受阳光,表达悠闲的生活状态。
  6. 放杖溪山款款风:在溪边山中轻松漫步,感受春风的舒适。
  7. 更入新年足新雨:迎来春雨,暗示着生机与希望。
  8. 去年未当好时丰:提到去年的丰收,表达对往年生活的反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的美丽比作病人的恼人,表达复杂情感。
  • 对仗:如“高柳下来垂处绿,小桃上去末梢红”,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春天被赋予了情感,表现出诗人的主观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 柳树:代表柔美和生命力。
  • 桃花:象征爱情和美好。
  • 阳光:代表温暖与幸福。
  • 春雨:象征着滋润与新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高柳下来垂处绿”中的“柳”指的是哪种植物?

    • A) 桃树
    • B) 柳树
    • C) 梅树
  2. “卷帘亭馆酣酣日”中,诗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中享受阳光?

    • A) 田野
    • B) 亭子
    • C) 山顶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去年未当好时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现在的满足

答案

  1. B) 柳树
  2. B) 亭子
  3. B) 对过去的怀念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着重于晨景的宁静与优美。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诗人对故友的思念,情感更为浓烈。

参考资料

  1.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李明
  2. 《宋代诗词选》——王华
  3. 《唐诗宋词三百首》——张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