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其三》

时间: 2025-01-06 08:18:40

羁愁黯黯。

忽地成消减。

可惜少年空荏苒。

双鬓白来谁染。

雪风不住敲窗。

夜深冻灭银釭。

客里已多憔悴,病时倍觉凄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 其三
羁愁黯黯。忽地成消减。
可惜少年空荏苒。双鬓白来谁染。
雪风不住敲窗。夜深冻灭银釭。
客里已多憔悴,病时倍觉凄凉。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愁绪缠绕,心情沉重,忽然间又似乎减轻了些。可惜年轻时光如流水,双鬓渐渐生白,究竟是谁染的呢?雪风不停地敲打窗户,夜色深沉,银色的灯光也已熄灭。在客居他乡,面容憔悴,生病之时更觉凄凉无比。

注释

字词注释

  • 羁愁:羁留的忧愁,指心中的烦恼。
  • 荏苒:形容时间的流逝,快速而悄然。
  • 双鬓白来:指两边的鬓发已经变白。
  • 银釭:银色的灯,指代灯光。

典故解析

  • 此诗没有明显的古典典故,但“羁愁”与古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相呼应,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俞士彪(约1650-1710),清代诗人,字梦阮,号心斋,江苏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个人的情感体验为题材,表现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清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创作的,诗人感受到人生无常,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忧愁,表现了他对青春的怀念和对生命脆弱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清平乐 其三》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开篇一句“羁愁黯黯”,便将整个诗的基调定为一种沉重和忧伤,诗人在外漂泊,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愁苦。接下来的“忽地成消减”似乎暗示着这种愁苦有时也会稍微减轻,但很快又转入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可惜少年空荏苒”道出了青春的短暂与无奈,年轻时光如同流水,一去不复返。

“双鬓白来谁染”不仅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叹,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沧桑的思考。接着,雪风不住地敲窗,使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冷清,夜深人静,银色的灯光似乎也在为这份孤寂而熄灭。最后两句“客里已多憔悴,病时倍觉凄凉”,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身处异乡,思乡之情愈加明显,生病时的脆弱感更是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悲凉。整首诗以清冷、孤独的情感贯穿,折射出诗人对生命、时光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羁愁黯黯:表达了作者因离乡背井而心中充满忧愁的情感。
  • 忽地成消减:一种愁苦有时会稍稍减轻,体现了内心矛盾的状态。
  • 可惜少年空荏苒:时光荏苒,青春易逝,生出无奈感。
  • 双鬓白来谁染:感叹白发的来临,暗指岁月对人的侵蚀。
  • 雪风不住敲窗:描绘外在环境的寒冷与孤寂,增加了内心的愁苦。
  • 夜深冻灭银釭:夜晚的寒冷与孤独,银釭的熄灭象征着希望的消逝。
  • 客里已多憔悴,病时倍觉凄凉:在外游子因病更觉孤独与凄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来谁染”用来比喻时间的流逝与衰老。
  • 拟人:雪风“敲窗”,让自然元素具有了人的行为,增强了感受。
  • 对仗:如“羁愁黯黯”和“夜深冻灭”,形成音韵的和谐。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孤独、青春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描写,展现了诗人的内心挣扎与深刻思考,表现出对时光无情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羁愁:象征心灵的束缚与痛苦。
  • 白发:象征岁月的无情,青春的流逝。
  • 雪风:象征外界的冷酷与孤寂。
  • 银釭:象征希望与温暖,熄灭则代表失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羁愁”指的是什么? A. 快乐
    B. 忧愁
    C. 兴奋
    D. 无聊

  2. “双鬓白来谁染”中“白”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白色的
    B. 变老
    C. 明亮的
    D. 干净的

  3. 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态度是什么? A. 无所谓
    B. 愉快
    C. 感慨
    D. 期待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了对时间和人生的思考。
  • 杜甫《月夜忆舍弟》:描写身在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清平乐 其三》与《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和对故乡的思念,但《清平乐》更注重内心的愁苦,而《月夜忆舍弟》则更侧重于对亲情的怀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李白杜甫诗选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