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四首 其三》

时间: 2025-01-01 18:14:59

昔人卧听门前雪,我亦坐看篱下花。

不是雨多门自掩,情知岁恶酒难赊。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九日四首 其三
作者: 李石 〔宋代〕

昔人卧听门前雪,我亦坐看篱下花。
不是雨多门自掩,情知岁恶酒难赊。

白话文翻译

昔日的人躺在家中听着门外的雪声,而我则坐在这里观看篱笆下的花朵。
并不是因为下雨而把门关上,而是因为知道今年的日子太差,酒也难以赊账。

注释

  • 昔人:指过去的人,可能指代古人或前辈。
  • 卧听:躺着安静地听。
  • 门前雪:指屋外下雪的情景。
  • 篱下花:指篱笆旁的花朵,象征生活的美好。
  • 不是雨多门自掩:并不是因为下雨而把门关上。
  • 岁恶:指年景不好,生活困苦。
  • 酒难赊:指饮酒时无法赊账,暗示经济窘迫。

典故解析

“九日”指的是重阳节,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的登高节日,寓意着长寿和吉祥。诗中提到的“雪”和“花”,对比了冬天的寒冷与春天的生机,反映出诗人对自然和生活的观察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石,字士英,号白云。生活在宋代,生于北宋时期,曾任官职,后隐居于乡村,作品多反映自然和人情。其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的细节。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重阳节,诗人感受到时光流逝,岁月变迁,抒发了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重阳节本是欢庆的日子,然而诗中却流露出对困境的无奈。

诗歌鉴赏

该诗以“昔人卧听门前雪,我亦坐看篱下花”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温馨的氛围。诗人通过回忆昔日的情景,引出自己当下的感受,展示了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感受。前两句描绘了一个宁静的画面,雪的静谧与花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反映出季节更替带来的感悟。

接下来的“不是雨多门自掩”,则打破了这种宁静,传达出诗人的现实困境。诗人自知生活困苦,虽有美好的自然,但内心却因岁月的艰辛而感到无奈。最后一句的“情知岁恶酒难赊”,则将困境具体化,酒本是生活的一部分,却因年景恶劣而无法享用,体现出诗人对未来的忧虑和无奈。

整首诗在自然与人情的对比中产生了深刻的哲理思考,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展现了诗人细腻而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昔人卧听门前雪:回忆以前的人在冬天的雪中静静聆听,展现了一种宁静的生活态度。
  2. 我亦坐看篱下花:诗人则在此时此刻静坐观看篱笆下的花,表明了对生活美好的感受。
  3. 不是雨多门自掩:并非因为天气恶劣而把门关上,而是因为内心的感知。
  4. 情知岁恶酒难赊:意识到生活的困苦,酒精的享受变得困难,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

修辞手法

  • 对比:雪与花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两面性。
  • 拟人:通过“卧听”和“坐看”使情景更加生动。
  • 象征:雪象征着冷清,花则象征着希望和美好。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现实困境的无奈,体现了对岁月的感悟与生命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寒冷、静谧、孤独的境地。
  • :象征着生命的美好与希望,代表了诗人内心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象征着人与外界的联系,关闭的门代表着内心的封闭与困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昔人”指的是?
    a) 现代人
    b) 古代人
    c) 自己
    d) 家人

  2. 诗人“坐看篱下花”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喜悦
    c) 忧愁
    d) 宁静

  3. “岁恶酒难赊”表明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生活的无奈
    c) 对饮酒的渴望
    d) 对朋友的思念

答案:

  1. b) 古代人
  2. d) 宁静
  3. b) 对生活的无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慨。
  • 《春望》(杜甫):反映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词对比

  • 《登高》(杜甫):在重阳节的背景下,表达了对家国的忧虑,与李石的诗歌在情感深度上形成对照。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同样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但更强调春天的希望与新生。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李石及其他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解读,适合深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