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无数春笋满林生,柴门密掩断行人。会须上番看成竹,客至从嗔不出迎。
白话文翻译:
无数的春笋在树林里生长,柴门紧闭,阻挡了行人的来往。等到有朝一日看见竹子长成,我却因客人到来而不愿出迎。
注释:
字词注释:
- 春笋:春天生长的竹笋,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柴门:用柴木做的门,体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
- 密掩:形容门关得很紧,遮挡住外面的行人。
- 成竹:竹子长成,常用来比喻事情的发展成熟。
- 嗔:指不满或生气的情绪。
典故解析: “成竹”可以引申为计划或目标的实现,常用于比喻经过努力后的成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杜甫的诗作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反映了他的悲悯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安史之乱后的动荡时期,杜甫在战乱中经历了国破家亡的痛苦,他的诗歌多以忧国忧民为主题,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渴望。
诗歌鉴赏:
《咏春笋》是一首充满生机与哲理的诗作,通过春笋的生长象征着新的希望与生命的力量。诗的开头“无数春笋满林生”,用生动的景象描绘出春天的勃勃生机,春笋象征着新的开始,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接着,杜甫通过“柴门密掩”表达了一种封闭的状态,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隔绝。这里的柴门不仅是物理上的阻隔,更是情感上的封闭,使得诗人对外界的无奈和无力感愈显强烈。
“会须上番看成竹”,则是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期盼着经过努力后的成功。然而,最后一句“客至从嗔不出迎”,则道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尽管有客人来访,但他却因心中烦恼而不愿迎接,表现出一种对人际关系的冷淡和对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快,意象丰富,情感深邃,展现了杜甫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未来的渴望。它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的诗,更是一种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时代的敏感与人性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无数春笋满林生:描绘春天的生机,春笋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力量。
- 柴门密掩断行人:柴门紧闭,阻挡行人,表现出一种封闭与孤独的情感。
- 会须上番看成竹:期待未来竹子长成,象征着努力后的成功与希望。
- 客至从嗔不出迎:即使有客人来访,因内心烦恼而不愿迎接,表现出对生活的无奈与矛盾。
修辞手法:
- 比喻:春笋比喻希望与生命的力量。
- 对仗:如“春笋”与“行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拟人:春笋的生长仿佛是有生命的象征。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生机与孤独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希望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笋: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生长的力量。
- 柴门:体现了诗人的内心封闭与对外界的隔绝。
- 竹子:代表着成熟与成功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春笋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希望
- B. 战争的残酷
- C. 个人的孤独
- D. 以上都不是
-
“柴门密掩”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欢迎客人
- B. 孤独与封闭
- C. 对生活的热爱
- D. 生活的繁忙
答案: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竹石》——郑燮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杜甫的《咏春笋》更关注现实与生存的困境,而李白则倾向于抒发个人情感的孤独与思乡情怀。两者虽然题材不同,但都体现了深刻的人生思考。
参考资料:
- 《杜甫集》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