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
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
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
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天河在不同时间的变化。常常在白天和黑夜之间变幻,到了秋天就显得格外明亮。即使被细微的云层遮掩,终究也能在漫长的夜晚中保持清澈。星星在双阙之间闪烁,月亮照耀着边城。牛郎和织女每年都能相会,难道曾经历过风浪的阻碍吗?
注释:
- 显晦:显现与隐晦。指天河在不同的光线和天气下的可见程度。
- 辄:立刻,马上。
- 纵被:即使被……所遮挡。
- 微云:细小的云层。
- 含星:星星的光芒。
- 双阙:指天宫或王宫的两个高楼。
- 边城:边远的城市。
- 牛女:指牛郎和织女,源于牛郎织女的传说。
- 渡:渡过,象征相会。
典故解析:
牛郎织女的故事源自中国古代神话,讲述了牛郎与织女因天帝的干预而分离,每年七月七日通过鹊桥相会的浪漫爱情故事。诗中提到的“牛女年年渡”正是对这一经典传说的引用,反映了诗人对爱情坚贞和长久的赞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诗作常关注民生疾苦,表现出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他的作品风格多变,既有豪放,也有细腻,尤其擅长描绘社会生活和自然风光。
创作背景:
《天河》是杜甫在秋天时所作,正值他人生的艰难时期,诗人以牛郎织女的传说来表达对爱情的向往和对人生希望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
诗歌鉴赏:
《天河》通过描绘天河的变化,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爱情的深刻理解。诗歌的开头“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表现了天河在日常生活中或明或暗的状态,象征着人生中的起伏和不确定性。而“纵被微云掩,终能永夜清”则表达了无论外界环境多么变化,内心的宁静与清晰是能够保持的。接下来的“含星动双阙,伴月照边城”,通过星月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朦胧且又浪漫的氛围,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一句“牛女年年渡,何曾风浪生”,不仅仅是对牛郎织女爱情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困境的一种超越,表达了尽管人生波折,但爱的力量始终存在。整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境深远,表达了对理想爱情和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常时任显晦:天河常常随着时光的变化而显现或隐晦。
- 秋至辄分明:秋天来临时,天河的光辉立刻变得清晰可见。
- 纵被微云掩:即使有微薄的云层遮挡天河的光辉。
- 终能永夜清:最终在漫长的夜晚中,天河依然清澈可见。
- 含星动双阙:星星闪烁在双阙之间,营造出灵动的感觉。
- 伴月照边城:月光照耀着偏远的城市,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 牛女年年渡:牛郎与织女每年都能相会,象征着爱情的坚韧。
- 何曾风浪生:问道他们的相会是否经历过波折,暗示爱情的恒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河比作爱情的象征,展现出其清澈而恒久的特质。
- 拟人:通过“含星动双阙”的描写,使星星与建筑产生互动,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提升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思想在于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爱情的向往,表达了在变化的世事中,爱情与美好事物的恒久存在。通过天河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河:象征爱情的纯洁与恒久。
- 星月:代表美好与浪漫,营造宁静的氛围。
- 牛郎织女:寓意爱情的忠贞与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牛女”指的是? A. 织女
B. 牛郎
C. 织女和牛郎
D. 以上皆是 -
填空题:诗中“常时任显晦,秋至辄分明”表达了____的变化。
-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微云”是指厚重的云层。对/错
答案:
- C
- 天河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比较《天河》和《静夜思》:
- 主题:两首诗都涉及自然与人情的关系,但《天河》更强调爱情的坚韧,而《静夜思》则是对故乡的思念。
- 意象:前者着重于天河、星月的描绘,后者则以月亮引发对故乡的回忆。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杜甫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