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其一》

时间: 2025-01-01 14:49:34

雪积云腾昼杳冥,万山玉立不胜清。

举头祗恐是尺五,松柏已为环佩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雪积云腾昼杳冥,万山玉立不胜清。
举头祗恐是尺五,松柏已为环佩声。

白话文翻译:

雪花积累,云雾腾起,白昼显得昏暗无光,
万山如玉立在那儿,清澈得令人无法承受。
我抬头仰望,唯恐只是那尺五的高度,
松柏树已如环佩般,发出清脆的声音。

注释:

  • 雪积:雪堆积,形容雪的厚度。
  • 云腾:云雾上升,形容天气的变化。
  • 杳冥:昏暗,深远,看不清楚的样子。
  • 万山玉立:形容高耸的山峦如同美玉般洁白、清亮。
  • 尺五:指五尺高,表达一种高度感。
  • 环佩声:比喻松柏树在风中摇曳,发出的声音如同环佩相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郑刚中,字子升,宋代诗人,以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雪天,描绘了冬日的雪景和作者的感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雪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与赞美。开篇以“雪积云腾”引入,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冬日氛围,雪的覆盖使得白天的光线变得昏暗,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感觉。接着“万山玉立”的描写,将万山的清冷与洁白展现得淋漓尽致,山峦如玉,显示出一种崇高且清新的气质。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举头祗恐是尺五”,抒发了诗人对高远境界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现实的思考。诗人在雪中仰望,仿佛在思考人生的高度与价值。最后一句“松柏已为环佩声”则通过松柏的声音,表达了自然的和谐美,仿佛在回应诗人内心的感慨。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表现出一种恬静而深邃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雪积云腾昼杳冥”:描绘了雪积厚,云雾弥漫,白昼显得昏暗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
  2. “万山玉立不胜清”:形容雪后山峦挺拔、洁白,令人感受到一种清新之美。
  3. “举头祗恐是尺五”:诗人抬头仰望,感受到一种渺小与高远的对比,抒发对高远境界的向往。
  4. “松柏已为环佩声”:借松柏的声音,表达自然之美与生命的韵律。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山峦比作玉,强调其洁白与高贵。
  • 拟人:松柏树的声音被形容为“环佩声”,赋予自然以生命感。
  • 对仗:全诗结构工整,形成了和谐的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雪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生命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高远境界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纯洁与宁静,反映自然的美好。
  • :代表变化与神秘,增添了诗的深度。
  • :象征高洁与坚韧,反映诗人的追求与理想。
  • 松柏:象征坚韧与永恒,传达自然的和谐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万山玉立”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雪的厚度
    B. 山的高耸与洁白
    C. 日出的景象

  2. “举头祗恐是尺五”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感受?
    A. 对雪的厚度
    B. 对人生高度的思考
    C. 对松柏的喜爱

  3. 诗中的“环佩声”是指什么?
    A. 人声
    B. 松柏的声音
    C. 雪落的声音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安石的《梅花》同样描绘了雪景,但更侧重于梅花的坚韧与美丽,而郑刚中的诗则更强调山水的清丽与静谧。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词的美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