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宿迁值河水泛决夹河皆成巨浸行百余里始入新河即景有作》
时间: 2025-01-19 13:19: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年忧河决,六月浪深时。
已逐鱼龙怒,还生禾稼悲。
雨来帆影重,风急棹声迟。
曾识麻姑语,桑田会有期。
白话文翻译:
每年都担心河水决口,尤其是在六月潮水最深的时候。
河水已经冲走了鱼龙的怒吼,带来了禾稼的忧伤。
雨来时帆影沉重,风急时船桨声却显得缓慢。
曾经听闻麻姑的劝告,桑田也会有转变的一天。
注释:
- 年年:每年。
- 忧河决:忧虑河水决口。
- 六月浪深:指六月时节,河水涨潮,波浪很深。
- 逐:冲走、追逐。
- 鱼龙怒:指鱼龙在水中翻腾,象征河流的汹涌。
- 禾稼:指稻谷等农作物,因水灾而受到损失。
- 麻姑:传说中的仙女,象征长生不老、希望。
- 桑田:比喻世事变化,原指桑树地,后转喻为变化的世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董思凝,清代诗人,生于江苏,擅长诗词,作品多反映社会现实,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宿迁,反映了作者对河水泛滥的忧虑,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给人们生活带来困扰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此诗以忧河决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深切关怀和对生活的感慨。诗的开头便引出对河水泛滥的忧虑,这种忧虑是每年如影随形的,给人以压迫感。接着,诗人用“鱼龙怒”描绘了河流的汹涌澎湃,生动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力量,令人感到恐惧与无奈。
“禾稼悲”则点出了自然灾害对农田的影响,诗人通过对比,表现出人们在自然面前的脆弱与无能为力。随着雨来、风急的描写,作者将自然的变化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相连,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冲突。
最后两句提到“麻姑”和“桑田”,则引入了希望的意象,表达出即使在困境中,依然要相信未来会有转机,世事终将变迁。整首诗情感真挚,结构严谨,既有对自然的敬畏,也有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忧河决:每年都担心河流决口,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灾害的持续忧虑。
- 六月浪深时:指出特定的时间,增强了诗句的时间感。
- 已逐鱼龙怒:暗示河水的猛烈冲击,象征着自然的不可抗力。
- 还生禾稼悲:表现出灾害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尤其是农业。
- 雨来帆影重:描绘了雨天的沉重情景,暗示着灾难的即将来临。
- 风急棹声迟:风急使得航行变得困难,象征着人们在逆境中的无奈。
- 曾识麻姑语:引用传说中的人物,寄托对未来的希望。
- 桑田会有期:用典故表达希望,暗示变化是必然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禾稼悲”,用禾稼的悲伤反映人心的忧虑。
- 拟人:如“鱼龙怒”,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河水泛滥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与对生活的无奈,同时通过对未来变化的期待,传达出一种希望与坚韧的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水:象征自然的威力与不可预测性。
- 鱼龙:代表水中的生物,寓意生生不息。
- 禾稼:象征人类的生计与生活基础。
- 麻姑:象征长生与希望的传说人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六月浪深”指的是哪个月份的情况?
A. 一月
B. 六月
C. 十二月 -
诗人在最后提到的“麻姑”象征着什么?
A. 过去的回忆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现状的无奈 -
诗中提到的“禾稼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高》 by 杜甫
诗词对比:
董思凝的《过宿迁值河水泛决》与杜甫的《登高》都是反映自然灾害和人类情感的作品。董思凝的诗更侧重于对自然的忧虑与生计的关切,而杜甫的《登高》则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社会的关怀。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董思凝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