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六首》

时间: 2025-01-04 09:01:19

九月风光虽已暮,中州景物未全衰。

眼观秋色千万里,手把黄花三两枝。

美酒易消闲岁月,青铜休照老容仪。

若言必使他人信,沥尽丹诚谁肯知。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游六首 邵雍 〔宋代〕

九月风光虽已暮,中州景物未全衰。 眼观秋色千万里,手把黄花三两枝。 美酒易消闲岁月,青铜休照老容仪。 若言必使他人信,沥尽丹诚谁肯知。

白话文翻译:

九月时节,风光虽已近暮秋,但中州大地的景物并未完全凋零。 我放眼望去,秋色绵延千万里,手中轻握着几枝黄花。 美酒容易消磨闲暇的时光,青铜镜就不要再照出我衰老的容颜。 如果说一定要让别人相信,那么我倾尽真诚,又有谁能理解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中州:指中原地区,这里泛指中国北方。
  • 黄花:指菊花,常在秋天开放,象征着坚韧和长寿。
  • 青铜:指青铜镜,古代常用的镜子。
  • 丹诚:赤诚之心,指真诚的情感。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主要通过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细节表达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安乐先生,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歌多表现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秋天出游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真诚难以被理解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生命流逝的深刻感悟。诗中“眼观秋色千万里,手把黄花三两枝”一句,既表现了秋天的辽阔和壮美,又通过“黄花”这一意象,传达了坚韧和希望的情感。后两句则转向对人生和真诚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真诚难以被理解的无奈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九月风光虽已暮,中州景物未全衰。”:九月虽已是秋末,但中原的景色并未完全凋零,仍有生机。
  2. “眼观秋色千万里,手把黄花三两枝。”:放眼望去,秋色无边,手中握着几枝菊花,象征着秋天的美丽和坚韧。
  3. “美酒易消闲岁月,青铜休照老容仪。”:美酒容易消磨闲暇时光,青铜镜就不要再照出我衰老的容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4. “若言必使他人信,沥尽丹诚谁肯知。”:如果说一定要让别人相信,那么我倾尽真诚,又有谁能理解呢?表达了对真诚难以被理解的无奈。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眼观秋色千万里,手把黄花三两枝”中的“眼观”与“手把”,“千万里”与“三两枝”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 比喻:如“美酒易消闲岁月”中的“美酒”比喻美好的时光,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同时也流露出对真诚难以被理解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花:象征着秋天的美丽和坚韧。
  • 美酒:比喻美好的时光,表达了时光易逝的感慨。
  • 青铜镜:象征着衰老的容颜,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黄花”象征着什么? A. 春天的美丽 B. 秋天的美丽和坚韧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B

  2. 诗人为什么说“青铜休照老容仪”? A. 因为青铜镜不清晰 B. 因为不想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颜 C. 因为青铜镜太重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真诚的渴望 B. 对真诚难以被理解的无奈 C.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同样以秋天为背景,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命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邵雍《秋游六首》:两者都以秋天为背景,但杜甫的诗更多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而邵雍的诗则更多表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多首诗歌,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历史地位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