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这同年兼简李》

时间: 2025-01-04 07:18:10

久入功名会,新携辟召书。

忠勤曾策励,奋迅此权舆。

当路心知己,长城指望渠。

只将真实地,持守足安居。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以道赴汉东兵官因呈绣使吴胜这同年兼简李 曹彦约 〔宋代〕

久入功名会,新携辟召书。 忠勤曾策励,奋迅此权舆。 当路心知己,长城指望渠。 只将真实地,持守足安居。

白话文翻译:

长久以来参与功名之事,如今带着新的征召文书。 曾经忠诚勤奋地自我激励,现在迅速地开始新的起点。 在关键时刻心中有知己,像长城一样期待他的表现。 只需坚守真实之地,保持稳定便足以安居。

注释:

  • 辟召书:古代官员任命的文书。
  • 权舆:开始,起始。
  • 当路:关键时刻。
  • 长城:比喻坚固的防线或可靠的支持。
  • 真实地:指真实可靠的基础或立场。

诗词背景: 曹彦约是宋代诗人,其作品多表现忠诚勤勉和坚守原则的主题。这首诗是送别友人以道赴任汉东兵官时所作,同时向绣使吴胜这同年兼简李表达敬意和期待。诗中体现了对友人忠诚勤勉的赞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以道的深厚情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诗中“忠勤曾策励”一句,既是对以道过去忠诚勤奋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工作的鼓励。而“长城指望渠”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以道的信任和期待,希望他能在新的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诗词解析:

  • 首句“久入功名会”,表达了诗人长期以来参与功名之事的经历。
  • “新携辟召书”,指以道带着新的任命文书赴任,象征着新的开始。
  • “忠勤曾策励”,回顾以道过去的忠诚勤奋,激励其继续努力。
  • “奋迅此权舆”,表示以道迅速地开始了新的工作。
  • “当路心知己”,在关键时刻,诗人心中有知己,即以道。
  • “长城指望渠”,诗人像期待坚固的长城一样期待以道的表现。
  • “只将真实地”,强调坚守真实可靠的基础。
  • “持守足安居”,保持稳定便足以安居,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长城指望渠”,将期待以道的表现比喻为期待坚固的长城。
  • 对仗:“忠勤曾策励,奋迅此权舆”,通过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忠诚、勤奋和坚守原则。诗人通过对友人以道的赞赏和期待,表达了对忠诚勤奋品质的推崇和对未来的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 “长城”:象征坚固的防线和可靠的支持,表达了诗人对以道的信任和期待。
  • “真实地”:象征真实可靠的基础,强调坚守原则的重要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长城指望渠”中的“渠”指的是谁? A. 诗人自己 B. 以道 C. 吴胜 D. 李 答案:B

  2. 诗中“忠勤曾策励”表达了什么意思? A. 以道曾经懒惰 B. 以道曾经忠诚勤奋 C. 以道曾经失败 D. 以道曾经成功 答案:B

  3. 诗中“新携辟召书”中的“辟召书”是什么? A. 新的任命文书 B. 新的学习资料 C. 新的武器 D. 新的书籍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送陈秀才还乡》: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深情和对未来的期待。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怀旧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过去的回忆。

诗词对比:

  • 王安石的《送陈秀才还乡》与曹彦约的这首诗都表达了送别友人的情感,但王安石的诗更多地体现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而曹彦约的诗则更侧重于对友人忠诚勤奋的赞赏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彦约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诗人的创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