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行宿高冈入家戏成口号》

时间: 2025-01-04 08:12:27

过了一坡更一坡,中间田道水成涡。

雨来更聚担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

奈老杉松犹偃蹇,趋时桃李暂蹉跎。

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雨行宿高冈入家戏成口号 曹彦约 〔宋代〕

过了一坡更一坡,中间田道水成涡。 雨来更聚担肩重,泥滑不休行步多。 奈老杉松犹偃蹇,趋时桃李暂蹉跎。 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

白话文翻译:

走过一坡又一坡,田间小道水成漩涡。 雨越下越大,担子越来越重,泥泞不断,行走艰难。 尽管老杉松依然顽强,但顺应时节的桃李却暂时停滞。 炊烟依恋着屋子不愿升起,夜晚在人家中烧着薜荔和藤萝。

注释:

  • 口号:即即兴创作的诗句。
  • 涡:漩涡。
  • 担肩重:担子压在肩上,形容负担沉重。
  • 泥滑不休:泥泞不断,行走困难。
  • 偃蹇:顽强、不屈。
  • 蹉跎:时间白白过去,事情没有进展。
  • 薜萝:薜荔和藤萝,常用来指代隐居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彦约,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观察与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雨中行走,最终找到人家过夜的情景。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表达了旅途的艰辛和对家的依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行走的艰辛和对家的依恋,展现了旅途中的生活片段。诗中“过了一坡更一坡”和“中间田道水成涡”生动地描绘了旅途的艰难,而“雨来更聚担肩重”和“泥滑不休行步多”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艰辛的感受。后两句“炊烟恋屋不肯出,夜宿人家烧薜萝”则温馨地表达了找到人家过夜的安心与舒适。整首诗语言朴实,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家的深切依恋和对旅途生活的深刻体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过了一坡更一坡”:描绘了旅途的连续性和艰难。
  2. “中间田道水成涡”:形象地描述了雨后田间小道的积水情况。
  3. “雨来更聚担肩重”:通过担子的重量,表达了雨中行走的艰辛。
  4. “泥滑不休行步多”:进一步强调了泥泞道路带来的行走困难。
  5. “奈老杉松犹偃蹇”:以老杉松的顽强,比喻旅途中的坚持。
  6. “趋时桃李暂蹉跎”:用桃李的停滞,暗示了旅途中的无奈和等待。
  7. “炊烟恋屋不肯出”:温馨地表达了找到人家过夜的安心与舒适。
  8. “夜宿人家烧薜萝”:描绘了夜晚在人家中烧着薜荔和藤萝的情景,增添了隐居的意境。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中间田道水成涡”中的“涡”比喻积水。
  • 拟人:如“炊烟恋屋不肯出”中的“恋”赋予炊烟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过了一坡更一坡”与“中间田道水成涡”形成对仗。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雨中行走的艰辛和对家的依恋,表达了旅途中的生活片段和对家的深切依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坡:旅途的艰难。
  • 涡:雨后田间小道的积水。
  • 担肩重:雨中行走的艰辛。
  • 泥滑:泥泞道路带来的行走困难。
  • 炊烟:家的温馨与依恋。
  • 薜萝:隐居的意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过了一坡更一坡”描绘了什么? A. 旅途的连续性 B. 旅途的艰难 C. 旅途的美丽 D. 旅途的孤独

  2. “炊烟恋屋不肯出”中的“恋”是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夸张

  3. 诗中“趋时桃李暂蹉跎”暗示了什么? A. 旅途中的坚持 B. 旅途中的无奈和等待 C. 旅途中的美丽 D. 旅途中的孤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家的深切依恋。
  • 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景象,表达了隐居的意境。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曹彦约《雨行宿高冈入家戏成口号》:两者都表达了对家的依恋,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而曹彦约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旅途生活的体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彦约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唐诗三百首》:收录了杜甫和王维的诗作,可以与曹彦约的诗作进行对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