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令 题明鸳湖女史黄皆令“自画小影”》

时间: 2025-01-02 13:41:04

宝奁开处,嫦娥应识,愁眉春绽。

自怜瘦损秋风面。

浑不是、寻常见。

韶光几度阴晴换。

剩幽兰相伴。

任人间、老尽芳菲,万种只恁湘波远。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探春令 题明鸳湖女史黄皆令“自画小影”
作者:苏穆 〔清代〕

宝奁开处,嫦娥应识,愁眉春绽。
自怜瘦损秋风面。浑不是寻常见。
韶光几度阴晴换。剩幽兰相伴。
任人间老尽芳菲,万种只恁湘波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天的情景。她在打开宝盒时,仿佛嫦娥也能认出她,因而愁眉春意绽放。她自怜自己在秋风中消瘦的脸庞,这样的模样并非常见。时光几度经历阴晴变化,唯有幽兰将她相伴。任凭人间百花凋零,万般美好皆在那遥远的湘江波上。

注释

  • 宝奁:古代一种装饰华丽的首饰盒或妆奁。
  • 嫦娥:月宫中的仙女,常被用来象征美丽与孤独。
  • 愁眉春绽:形容女子因春天的到来而愁苦的心情也随之绽放。
  • 秋风面:指因秋风而显得消瘦的面容。
  • 韶光:美好的时光。
  • 幽兰:指兰花,象征清雅、高洁的品格。
  • 芳菲:指花草的香气与美丽。

典故解析

嫦娥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常与月亮、孤独、美丽等意象相联系。诗中提到嫦娥,暗示了女子的美丽以及她的孤独感。幽兰则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代表着女子清雅的气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穆,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创作。其作品多描绘自然和人情,风格细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探春令》创作于清代,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女子的愁苦与美丽,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爱情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探春令》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独特的意象,展现了春天给人带来的情感波动。开头的“宝奁开处”不仅营造出一种优雅的氛围,还暗示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在春天的背景下,嫦娥的出现将女子的美丽与孤寂联系起来,表达了她对春天的期待与对过往的惆怅。

“自怜瘦损秋风面”一句,将女子的消瘦与秋风的残酷相结合,突显了她的脆弱与无奈。韶光的“阴晴换”,则传达出时光无情的流逝,令人感慨万千。最后以“任人间老尽芳菲,万种只恁湘波远”结尾,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虽然世间一切都在衰老,但那份美丽的记忆依然存在于心中。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女子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有对爱情的向往,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奁开处:女子打开了装饰华丽的首饰盒,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2. 嫦娥应识,愁眉春绽:嫦娥似乎能认出她,表达了她的独特美丽与愁苦的心情。
  3. 自怜瘦损秋风面:感叹自己在秋风中消瘦的容颜,突出她的脆弱。
  4. 浑不是寻常见:强调她的美丽与众不同,难以被人常见。
  5. 韶光几度阴晴换:时光的流逝带来了阴晴变化,反映了生活的无常。
  6. 剩幽兰相伴:唯有幽兰花与她相伴,象征着清雅与孤独。
  7. 任人间老尽芳菲:尽管世间的花草已凋零,她依然珍惜那份美好。
  8. 万种只恁湘波远:所有的美好都在遥远的湘江波上,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的美与嫦娥相提并论。
  • 拟人:将时间的变化拟人化,表现出其无情。
  • 对仗:整首诗在字句上有一定的对称,增强了音韵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女子的愁苦与美丽,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爱情的向往,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宝奁:象征着美丽与珍贵。
  2. 嫦娥:代表着孤独与美。
  3. 幽兰:象征着高洁与清雅。
  4. 湘波:象征着遥远的美好与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嫦娥”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美丽与孤独
    C. 生命的无常
    D. 时光的流逝

  2. 填空题:诗中“韶光几度阴晴换”是表达时间的__

  3. 判断题:诗中“剩幽兰相伴”意指她身边有很多朋友。(对/错)

答案

  1. B
  2. 无常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 《如梦令》:同样表现女子的内心情感,但更侧重于对往事的追忆。
  • 《木兰花令》:采用了类似的春天意象,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苏穆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