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其二》

时间: 2025-01-19 20:09:40

绿萼试清泉。

香粉增妍。

休言海筏度无船。

春色原如秋水冷,未许人怜。

若过散花天。

风韵依然。

一枝弥勒现尊前。

不羡人间双并蒂,愿化青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其二
绿萼试清泉。香粉增妍。
休言海筏度无船。
春色原如秋水冷,未许人怜。
若过散花天。风韵依然。
一枝弥勒现尊前。
不羡人间双并蒂,愿化青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清新雅致的画面。绿萼(绿色的叶子)在清泉中轻轻摇曳,香粉(花香)使其更加美丽。不要说在海上漂泊没有船只。春天的色彩就像秋水一样冷淡,无法让人心生怜惜。如果我能经过那散发花香的地方,依然保持那种风韵。一枝弥勒菩萨(象征着慈悲与祝福)出现在我的眼前。我不羡慕人间的双并蒂莲花,只希望能够化为青莲。


注释:

字词注释:

  • 绿萼:指绿色的花瓣或叶子。
  • 香粉:指花香,增强了花的美丽。
  • 海筏:指海上的筏子,比喻漂泊不定。
  • 春色:春天的颜色,象征生命和希望。
  • 弥勒:指弥勒菩萨,象征祥和与快乐。

典故解析:

  • 双并蒂:指双生的并蒂莲,象征着爱情和美好的事物。
  • 青莲:在中国文化中,青莲常常象征着高洁的品行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顾贞立(1640-1714),字仲明,号懋斋,清代诗人,擅长词、诗,有“词宗”之称。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

《浪淘沙 其二》创作于清代,反映了词人对自然美、人生哲理的思考,表达了对人间繁华的淡然与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词人对自身处境的思考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绿萼试清泉”,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词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生命的美好。然而,紧接着“春色原如秋水冷,未许人怜”,则转入对世态的冷淡反思,暗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孤独。词人在此表现出对人间繁华的超然态度,体现出一种超脱的思想。

接着,词人提到“若过散花天,风韵依然”,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渴望,愿能在花香四溢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风韵。最后以“愿化青莲”作结,流露出对高洁品德的追求和对世俗爱情的淡泊,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

整首词以清新自然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相结合,展现了词人高洁的情操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绿萼试清泉:描绘了春天的生机,绿叶在清泉中摇曳,象征着青春的活力。
  • 香粉增妍:香味更添美丽,暗示外在的装饰与内在的美。
  • 休言海筏度无船:劝说人们不要认为漂泊无依,暗含对人生旅途的思考。
  • 春色原如秋水冷,未许人怜:春天的美丽如同秋天的冷水,冷淡无情,表达人生的无奈。
  • 若过散花天,风韵依然:若能经过花香四溢的地方,依然保持优雅的风韵,表达对理想的向往。
  • 一枝弥勒现尊前:弥勒菩萨的出现象征着慈悲与祝福,带来心灵的慰藉。
  • 不羡人间双并蒂,愿化青莲:不羡慕世俗的爱情,而希望化为青莲,表现出对高洁理想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色比作秋水,体现出对人生的冷静思考。
  • 拟人:通过“绿萼试清泉”,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词的结构严谨,体现了词人的工整与精致。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词人在描绘春天的同时,也反映出对人间繁华的淡然与超脱,体现了高洁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绿萼:象征青春与生命。
  • 清泉:象征纯净与宁静。
  • 春色:代表希望与美好。
  • 弥勒:象征慈悲与祝福。
  • 青莲:象征高洁与理想。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 青莲在中国文化中代表着高洁的品德和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词人的内心追求与道德情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绿萼试清泉”中的“绿萼”指的是什么?
    A. 绿色的叶子
    B. 清水
    C. 花香

  2. 词中提到的“弥勒”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慈悲与祝福
    C. 爱情

  3. “不羡人间双并蒂”的意思是什么?
    A. 羡慕人间的爱情
    B. 渴望成为双并蒂莲
    C. 不羡慕世俗的爱情

答案:

  1. A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出对美的追求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更多强调女性的情感与细腻的内心世界。
  • 苏轼的《水调歌头》:则在对人生的思考中融入了豪放与豁达,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