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发海智寺遇雨二首》

时间: 2025-01-06 07:17:38

枉教一月费春风,不及朝来细雨功。

草色染来蓝样翠,桃花洗得内般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枉教一月费春风,不及朝来细雨功。
草色染来蓝样翠,桃花洗得内般红。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春风和细雨的感受。诗人认为,尽管春风可以持续一个月,但比起今天早晨的细雨来,其效果却逊色得多。细雨滋润了大地,让草色变得更加翠绿,也将桃花洗涤得更加鲜艳、红润。

注释

  • 枉教:白白地教人、徒劳地让人。
  • 春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细雨:细小的雨,轻柔而滋润。
  • 草色:草的颜色,这里指新绿的颜色。
  • 蓝样翠:形容草色如蓝色一样鲜艳的绿色。
  • 桃花:指桃树的花,常用来象征春天和生命的美好。
  • 内般:形容桃花的色泽,指花瓣内部的颜色。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春雨的滋润作用,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诗人。他生于浙江婺州,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乡村生活,诗风清新自然,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来表达情感。

创作背景

《明发海智寺遇雨二首》创作于杨万里游历时的一次经历。此时正值春天,细雨纷纷,诗人在海智寺遇雨,借此景抒发对春雨的赞美,表现了自然的魅力和生命的活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春日细雨对大自然的滋润效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切体悟。第一句“枉教一月费春风”开篇即以反转的方式引入,诗人似乎在说,尽管春风在春季中持续了一个月,但其对大自然的影响却不及今天的细雨。这里的“枉教”有着轻蔑的意味,显示了诗人对春风的微词。

接下来的“草色染来蓝样翠,桃花洗得内般红”则生动展现了细雨的效果。细雨不仅让草色更加鲜艳动人,仿佛染上了蓝色的绿色,还将桃花洗涤得如同焕然一新,色泽更加鲜艳。这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形象化的描绘,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春雨的滋润之美,体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整首诗情感真挚,构思巧妙,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感慨,展示了古人对自然景象的细腻观察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枉教一月费春风:尽管春风在一个月里不断吹拂,但这并没有实际的效果。
  2. 不及朝来细雨功:与今天早晨的细雨相比,春风的作用显得微不足道。
  3. 草色染来蓝样翠:细雨滋润了草地,使其颜色变得鲜亮如同蓝色的翠绿。
  4. 桃花洗得内般红:细雨将桃花洗涤得更加鲜艳,颜色显得更加红润。

修辞手法

  • 比喻:诗中将草色比作“蓝样翠”,形象地表现出草色的鲜亮。
  • 对仗:上下句结构相对,形成和谐的韵律感。
  • 夸张:诗人在表达春风与细雨的比较时使用了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自然景象的描写展开,反映了春雨的滋润作用,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比春风与细雨,诗人强调了细雨在春天的重要性和独特魅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风:象征着温暖、生命的开始。
  • 细雨:代表着滋润和生命的延续。
  • 草色: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桃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认为春风的作用如何? A. 极为重要
    B. 不如细雨
    C. 令人失望
    D. 不提及

  2. 诗中描写细雨的效果是什么? A. 让花朵凋谢
    B. 使草色更加鲜亮
    C. 使大地干燥
    D. 使空气清新

  3. “草色染来蓝样翠”中的“蓝样翠”主要指什么? A. 草的颜色
    B. 天空的颜色
    C. 水的颜色
    D. 风的颜色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孟浩然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通过描写春天的早晨,表现春天的生机与希望,和杨万里的细雨诗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达手法和重点有所不同。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同样描绘春天的美景,涉及的意象更为丰富,表现出多样的春季特征。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