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下果饮七首 其一》

时间: 2025-01-06 06:35:11

恰则天方暮,如何月正中。

一年无此热,今夕绝无风。

早藕凝松雪,新菱剥酽红。

醉乡堪避暑,只合著衰翁。

意思解释

月下果饮七首 其一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恰则天方暮,如何月正中。
一年无此热,今夕绝无风。
早藕凝松雪,新菱剥酽红。
醉乡堪避暑,只合著衰翁。

白话文翻译:

正当天色将晚,月亮却正高挂在空中。今年没有这样的炎热,今夜更是没有一丝风。刚刚冒出的藕花像凝固的松雪一样洁白,新鲜的菱角剥开后呈现出深红的颜色。在这样的醉人之乡,正好可以避暑,只适合与衰老的老者共度。

注释:

  • 恰则:正好。
  • 方暮:天色将晚。
  • 如何:怎么会。
  • 绝无风:没有一点儿风。
  • 早藕:指初生的藕。
  • 凝松雪:形容藕花的洁白,像凝固的松雪。
  • 酽红:深红色。
  • 醉乡:指美酒之乡,亦可引申为美好的环境。
  • 衰翁:老者,可能指诗人自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是宋代著名的诗人,他以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的诗风著称。生于南宋时期,生活在一个社会动荡的年代,他的作品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人情世故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夏季,表现了诗人在炎热的夏夜中,欣赏月光与自然景色的宁静与美好。正值盛夏,诗人感受到的闷热和缺风的环境使他更为珍惜这份凉爽的夜晚。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描绘夏夜的宁静与美好时,运用了细腻的观察与生动的意象。开头两句通过对天色和月亮的对比,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诗人在此时感受到的热与静,形成鲜明的对比,突显了夏季的炎热与月夜的清凉。

接下来的句子通过描绘自然的细节,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早藕与新菱的意象,不仅描绘出夏季的生机,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情与对美好事物的欣赏。最后一句“只合著衰翁”则在轻松的语气中流露出对老年生活的思考,似乎暗示着诗人对自己年华的感慨与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简洁明了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与对生活的反思,给人以清新而又富有哲理的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恰则天方暮,如何月正中:诗人观察到天色已晚,但月亮却正高悬,形成了时间上的微妙对比。
  2. 一年无此热,今夕绝无风:表达出今年夏天的特别炎热,尤其是在这个夜晚,似乎更显得无风。
  3. 早藕凝松雪,新菱剥酽红:通过自然的细节描绘,展示了夏季的生机,藕花和菱角分别象征着清凉与美味。
  4. 醉乡堪避暑,只合著衰翁:在这美好的夜晚中,诗人感受到一种避暑的安逸,似乎与年长者共度这宁静的时光是最合适的选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藕花比作“松雪”,形象地表现了其洁白。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环境描绘得生动有趣,使人感受到情感的共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夏夜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生活的思考,传达出一种宁静与淡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宁静、清幽的夜晚。
  • 早藕:象征生命的开始与清新。
  • 新菱:象征丰收与美味。
  • 衰翁:象征年长者,代表着人生的智慧与沉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月亮
    • B. 藕花
    • C. 菱角
    • D. 以上都是
  2. 诗中提到的“绝无风”意指什么?

    • A. 风很大
    • B. 没有风
    • C. 风很凉
    • D. 风很柔
  3. 诗人如何形容藕花?

    • A. 深红色
    • B. 像松雪
    • C. 很热
    • D. 非常美

答案:

  1. D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饮酒》系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以月亮为背景,展现诗人的孤独与洒脱。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夜喜雨》在意象、情感上有所相似,都是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与对生活的感慨,但杨万里的诗更为清新自然,杜甫的则更具沉重感与历史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唐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集相关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