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大抵操心在谨微,谬差千里始毫鳌。如闻不善须当改,莫谓无人例可欺。忠信但当为己任,行藏终自有天知。深冬寒日能多少,已觉东风次第吹。
白话文翻译:
大致上,操心在于细微之处,若有失误,可能会导致千里之遥的错误。如果听到不好的事情,必须及时改正,不要以为没有人会察觉而肆意欺骗。忠诚和信用应该作为自己的责任,行为和隐匿终究会被上天知晓。深冬的寒日能有多少呢?我已感受到东风渐渐吹来。
注释:
- 操心:指费心思、担心。
- 谨微:谨慎细微,注意小事。
- 谬差:错误和偏差。
- 毫鳌:毫,指极小的东西;鳌,指大海中的一种生物,这里比喻小错可能导致大错。
- 例可欺:可以欺骗的实例。
- 忠信:忠诚和信用。
- 行藏:行为和隐匿的举动。
- 天知:上天知晓。
- 寒日:寒冷的日子。
- 东风:春天的风,象征着温暖和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瓘,宋代诗人,具体生平资料较少,但其诗风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崇尚道德和修身养性,作品常体现出对人性和道德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变革与道德思考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操心、忠信的探讨,表达了对个人品德的重视,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操心”开篇,明确指出在生活中细微之处的注意是多么重要。诗人在第一句中强调了细节的重要性,警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行为中要谨慎行事,避免因小失误而导致巨大的后果。这种警示不仅是对个人的劝诫,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责任的关注。
接下来的几句提到“忠信”和“行藏”,表现了诗人对道德责任的坚持。他认为忠诚和信任是个人应当承担的义务,而无论是在公开行为还是私下隐秘之处,最终都会受到天道的影响和审判,这种信念在诗中反复强调,显示出其深邃的哲理思考。
最后,诗中提到的“深冬寒日”和“东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寒冷的冬日象征着艰难和困境,而东风则暗示着春天的来临和希望的复苏。这不仅是对自然界变化的描绘,也隐喻了人生的转折与希望,给予读者一种向上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大抵操心在谨微:整体而言,操心在于细致入微的地方。
- 谬差千里始毫鳌:错误的起源虽小,却可导致巨大的偏差。
- 如闻不善须当改:若听闻不好的事情,应当及时改正。
- 莫谓无人例可欺:不要以为没有人会被欺骗。
- 忠信但当为己任:忠诚和信用应视为个人的责任。
- 行藏终自有天知:个人的行为和隐秘终究会被上天所知。
- 深冬寒日能多少:深冬寒冷的日子能有多少呢?
- 已觉东风次第吹:我已感受到东风逐渐吹来。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小错比喻为“毫鳌”,形象地展示了细节的重要性。
- 对仗:如“忠信”和“行藏”,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主题。
- 象征:东风象征着希望和春天的到来,暗示人生的转机。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谨慎、忠诚和个人责任的重要性,借助自然景象的对比,传达出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诗人在反思社会责任的同时,也在呼唤人们珍惜道德和信任的价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寒日:象征困境和艰难。
- 东风:象征希望和春天的来临。
- 遵循细微:象征对生活细节的重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表达了对细节的重视? A. 谬差千里始毫鳌
B. 忠信但当为己任
C. 深冬寒日能多少 -
“东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寒冷的冬天
B. 希望和春天
C. 失去的信任 -
诗中提到的“操心”主要指什么? A. 关心他人
B. 关注细节
C. 忽视小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表现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与陈瓘的关注个人道德形成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与陈瓘在主题上的不同,前者更倾向于情感的表达,后者则强调道德和责任。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