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竹》

时间: 2025-01-03 03:09:59

此君临此池,枝低水相近。

碧色绿波中,日日流不尽。

意思解释

池上竹

作者:张文姬 〔唐代〕

原文展示

此君临此池,枝低水相近。
碧色绿波中,日日流不尽。

白话文翻译

这位君子站在这个池塘边,竹枝低垂,似乎要碰到水面。
在碧绿的水波中,竹影在日复一日的流动中,永远不会消失。

注释

  • 此君:指代一位君子或诗中描绘的角色。
  • :靠近,站在……边上。
  • 此池:指的是诗中提到的池塘。
  • 枝低水相近:形容竹枝低垂,几乎接触到水面。
  • 碧色绿波中:形容水的颜色清澈,波光粼粼。
  • 日日流不尽:形容水波的流动是连续不断的,仿佛永远不会停止。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提到具体的历史典故,但它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在唐代文人中,竹子常被视为高洁、坚韧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文姬,唐代女诗人,生平资料较为稀少,因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的景象和细腻的情感著称。她的诗歌风格受到了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创作背景

《池上竹》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文人游览山水、吟咏自然成为一种风尚。张文姬在此背景下,通过描写池塘边的竹子,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池上竹》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优美的自然场景,展现了竹子与水的和谐共生。诗的开头通过“此君临此池”引入了一个形象,给人一种亲切感,似乎让读者感受到这个景象的真实存在。接着,竹枝低垂,水面相近的描写,生动地表现了竹子那种柔韧和坚韧的特性。碧色绿波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清新与宁静,水的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尽与生活的流转。整首诗在细腻的笔触中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哲思,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隐含了人生的哲理:生活如水,日复一日,流淌不息,竹子则象征着一种理想的品格和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君临此池:描绘了一个君子站在池塘边的画面,设定了诗的场景。
  2. 枝低水相近:进一步描绘了竹子的姿态,表现出竹子的柔韧。
  3. 碧色绿波中:强调水的色彩,突出了自然的美丽。
  4. 日日流不尽:表达了水的持续流动,象征着时间的无尽。

修辞手法

  • 比喻:竹子与水的关系比喻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 拟人:让竹子似乎具有人性,增加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加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传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和对理想品格的追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坚韧和清白。
  • :象征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尽。
  • :象征一个宁静的生活环境,反映出内心的平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君”指的是谁? A. 诗人
    B. 君子
    C. 自然
    D. 竹子
    答案:B

  2. 诗中水的颜色是怎样的?
    A. 黑色
    B. 红色
    C. 碧色
    D. 灰色
    答案:C

  3. 诗中提到的竹枝是如何描绘的?
    A. 高高在上
    B. 低垂
    C. 硬挺
    D. 干枯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竹里馆》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王维《竹里馆》与张文姬的《池上竹》都通过竹子的意象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在其作品中更强调隐逸生活的宁静,而张文姬则更多地表现了竹与水的和谐共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全集》
  • 《唐代女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