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 端阳吊屈子》
时间: 2025-01-01 14:28:2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榴花泣血,落残英堕恨,晴空飞雨。南北江山皆念道,屈子孤魂安去?桔颂词穷,唯遗天问,山鬼声声语。今人食棕,离骚失却词句。魂兮复梦国殇,汨罗寻履,同此不归路。长叹人间多龌龊,无奈风流独舞。逝者如斯,文章简破,忠骨谁曾续!断声横笔,拧眉不屑纨绔。
白话文翻译:
这一首诗描绘了对屈原的怀念与对人间污浊的叹息。榴花因悲伤而泣血,落下的花瓣带着怨恨,晴空里却飘起细雨。南北的山河都在思念屈子,孤魂何处安放?桔子歌的词句已无以为继,只留下对天的提问,山鬼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如今的人们吃着粽子,却失去了离骚中的那些优美词句。灵魂啊,愿再梦回国殇,汨罗河畔寻找足迹,依旧是这条不归的路。长叹人间充满了龌龊,然而我却无奈地独自舞动着风流。逝去的人如同流水,文章已经简陋,忠贞的英灵又有谁来继承?笔尖断裂,眉头紧锁,不屑于那些纨绔子弟。
注释:
- 榴花:指石榴花,象征着屈原的悲伤与牺牲。
- 泣血:形容悲痛的状态。
- 桔颂:指屈原的《橘颂》,表达对家乡的深情。
- 天问:指屈原的《天问》,是一种哲理性思考。
- 汨罗:汨罗江,屈原投江自尽的地方。
- 纨绔:指奢侈放纵的子弟,常用来形容无所事事的人。
典故解析:
- 屈原:战国时期楚国诗人,以忠诚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而著称。他的作品《离骚》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
- 桔颂与天问:都是屈原的作品,分别表达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与人生的哲学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善于将传统文化与当代情感结合,作品常带有浓厚的历史感与人文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端午节,正值传统节日,诗人借此时机缅怀屈原,表达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深刻反映了对忠诚与理想的追寻。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丰富的意象,表现了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及对当今社会的无奈与失望。开篇“榴花泣血”点出悲痛的基调,接着通过“南北江山皆念道”,表现出屈原的影响力遍及南北,令人感叹。诗中不仅有对屈原伟大人格的敬仰,也表达了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失落感,尤其是“今人食棕,离骚失却词句”,这句直接揭示了现代人对屈原文学遗产的不理解和忽视。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一种对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无奈,最后以“忠骨谁曾续”发出质疑,似乎在问:在这个充满污浊的世界中,还有多少人能继承屈原的精神?在形式上,诗句流畅,意象鲜明,具有很强的音乐美感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榴花泣血,落残英堕恨”:用榴花的泪水象征屈原的悲痛,表达对他的同情与哀悼。
- “晴空飞雨”:晴天却落雨,暗示内心的忧伤。
- “南北江山皆念道”:表明屈原的影响深远,南北各地的人们都在怀念他。
- “屈子孤魂安去?”:探讨屈原的灵魂归属,表现诗人的惆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榴花泪水比作屈原的悲痛。
- 拟人:如“山鬼声声语”,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有许多对仗句,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 本诗表现了对屈原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表达了对理想与忠诚的追求以及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意象分析:
- 榴花:象征着哀伤与牺牲。
- 汨罗:象征着忠诚和理想的追寻。
- 棕:与端午节相关,象征传统与文化的延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榴花泣血”中,榴花主要象征什么?
- A. 快乐
- B. 悲伤
- C. 美丽
- D. 富贵
-
诗中提到的“今人食棕”是指什么?
- A. 传统节日的食物
- B. 现代人的饮食习惯
- C. 对古代文化的传承
- D. 对屈原的怀念
-
诗歌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 A. 快乐
- B. 忧伤
- C. 愤怒
- D. 安宁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 - 屈原
- 《天问》 - 屈原
- 《长恨歌》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崔荣江的《念奴娇 端阳吊屈子》与屈原的《离骚》对比,前者在怀念屈原的同时,更多反映了现代人的困惑与对传统的失落;而后者则是屈原对自己理想与忠诚的直接表达。
参考资料:
- 崔荣江《诗词选》
- 屈原《离骚》《天问》
- 中国古代文学史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这首诗词的魅力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