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时间: 2025-01-06 05:00:5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
作者: 陈康伯 〔宋代〕
台上凭阑干。犹怯春寒。
被谁偷了最高山。
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
却是晓寒间。特地遮拦。
与天一样自漫漫。
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
幽芳独秀在山林。不怕晓寒侵。
应笑钱塘苏小,语娇终带吴音。
乘槎归去,云涛万顷,谁是知心。
写向生绡屏上,萧然伴我寒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春寒仍在,作者在台上凭栏而立,感到一丝惧怕。最高的山峰被谁悄然夺走了,仿佛六丁神仙也被移走,无法再在人间见到。只在晨曦的寒冷中,特意遮住了视线,苍茫无边,似乎与天空融为一体。幸好东风将寒意卷走,春天依旧回来了。山林中花草独自绽放,毫不惧怕晨寒的侵袭。或许会笑话钱塘的苏小,娇媚的话语终究带有吴音。乘着木筏归去,浩瀚的云涛中,谁能知晓我的心事呢?我在生绡屏幕上写下这些,孤寂地伴着寒冷的被褥。
注释
- 台上凭阑干:在楼台上倚靠着栏杆。
- 犹怯春寒:仍然害怕春天的寒冷。
- 六丁:指六位天神,古代神话中的人物。
- 晓寒:早晨的寒冷。
- 幽芳:指隐秘的芳香,象征着春天的花草。
- 钱塘苏小:指钱塘江的苏小小,代表了美丽的女子。
- 乘槎:指乘坐木筏。
- 生绡屏:一种轻薄的绢布,屏风的材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康伯,宋代著名词人,擅长于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常常在作品中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思考。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春寒时节,诗人面对自然景象,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与寒冷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这首诗在春日晨曦之际,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浪淘沙(云藏鹅湖山)》如春风般轻柔,透过诗人的笔触,我们感受到了一种细腻的情感与自然的美。诗的开头便用“台上凭阑干”引入,展现了诗人在春寒中独自倚靠栏杆,隐含着一种孤独与思索。接着,诗人通过“被谁偷了最高山”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惊叹,似乎自然的伟力使得人类无能为力。
“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更是将诗意推向高潮,神话中的六丁竟也无法帮助他,表现出一种渺小与无助感。转而“却是晓寒间”一句,恰似春寒的映衬,带来一种淡淡的凄凉。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通过“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展现了春天的归来,似乎在告诉读者,寒冷终将过去,温暖会再次来临。诗的后半部分则通过“幽芳独秀在山林”传达了自然之美,表现出一种坚韧与顽强的生命力。
整首诗情景交融,抒情与写景结合得天衣无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诗歌最后一句“写向生绡屏上,萧然伴我寒衾”,让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孤独,似乎他在春寒中仍然需要找到内心的归宿,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台上凭阑干:展示诗人的位置,暗示出一种孤独。
- 犹怯春寒:表达了对寒冷的害怕,情感真切。
- 被谁偷了最高山:引发对自然的思考,感叹人类的渺小。
- 将谓六丁移取去,不在人间:神话元素的引入,增强诗的神秘感。
- 却是晓寒间:转折,回归到现实,突出清晨的寒意。
- 特地遮拦,与天一样自漫漫:描绘自然景象,展现诗人的孤独感。
- 喜得东风收卷尽,依旧追还:春天的回归,带来希望。
- 幽芳独秀在山林:自然的生命力,象征美好。
- 应笑钱塘苏小,语娇终带吴音:引入历史人物,增强文化深度。
- 乘槎归去,云涛万顷,谁是知心: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知心的渴望。
- 写向生绡屏上,萧然伴我寒衾:结尾的孤独感,令人深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作人生的感悟。
- 拟人:自然景物被赋予人的情感。
- 对仗:对称句式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人的关系,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与对美好的向往,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呈现出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寒:象征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的变化。
- 东风:代表温暖与希望的到来。
- 幽芳:隐秘的美,象征生命的坚韧。
- 云涛:浩瀚的自然,体现诗人对自由的向往。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象征着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犹怯春寒”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害怕
- C. 无所谓
-
“幽芳独秀在山林”中的“幽芳”指的是什么?
- A. 美丽的女子
- B. 自然的花草
- C. 诗人的思绪
-
诗中提到的“六丁”是指?
- A. 六位天神
- B. 六个朋友
- C. 六种花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多体现了社会动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
- 李白《月下独酌》:表达了对孤独的哲学思考,情感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名篇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