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
时间: 2025-01-07 18:44: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
作者: 李莱老 〔宋代〕
宝押绣帘斜。莺燕谁家。银筝初试合琵琶。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芳草满天涯。流水韶华。晚风杨柳绿交加。闲倚阑干无藉在,数尽归鸦。
白话文翻译:
宝物压着绣帘儿轻轻斜挂,黄莺和燕子究竟是哪一家?银筝刚试着与琵琶合奏,柳树的颜色如春天的罗衣裁剪得小巧,双肩上戴着桃花。芳草遍布天涯,流水带走了美好的时光。晚风中杨柳绿意交织,闲坐在栏杆上无所事事,数着归来的乌鸦。
注释:
- 宝押:指珍贵的物品压在绣帘上,形容华美。
- 莺燕:指黄莺和燕子,常用来描绘春天的美好景象。
- 银筝:一种古代弦乐器,类似于今天的筝。
- 春罗:春天的丝绸,形容细腻柔美。
- 双戴桃花:头上插着桃花,象征春天的美丽。
- 芳草:指美丽的草地,象征春天的生机。
典故解析:
“莺燕”常用于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美好,在古诗词中经常出现,象征着春的来临和万物复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莱老,宋代诗人,以其清新婉约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融合自然景物与人情,表达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浪淘沙》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诗人在此背景下,借景抒情,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浪淘沙》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勾勒出一个充满春意的画面。诗中描写的“宝押绣帘斜”,不仅展现了华美的景物,也隐喻着生活的富裕与安逸。紧接着的“莺燕谁家”,引发了对春天归属感的思考,这种对自然的观察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宁静。
诗人在描绘自然景色时,运用“银筝初试合琵琶”,将音乐与春景结合,表明春日的欢快与活力。后面的“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展现了春天的柔美与生机,给人一种轻盈的感觉。而“芳草满天涯”又让人感受到春日的广袤与希望。
整首诗通过晚风和归鸦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诗人在这种闲适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同时也引发了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宝押绣帘斜:描绘华丽的装饰,暗示生活的富裕。
- 莺燕谁家:引发对春天归属的思考,感受生机。
- 银筝初试合琵琶:音乐与自然的结合,展现欢快的气氛。
- 柳色春罗裁袖小,双戴桃花:细腻的春景描写,展现美丽与生机。
- 芳草满天涯:春天的广阔与希望。
- 流水韶华:流逝的时光,感叹人生的无常。
- 晚风杨柳绿交加:晚风中杨柳的交织,营造宁静的氛围。
- 闲倚阑干无藉在,数尽归鸦:表现闲适中产生的思考与感伤。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宝押绣帘斜”与“银筝初试合琵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柳色春罗裁袖小”,将柳色比作春罗,体现出春天的柔美。
- 拟人:如“流水韶华”,使得时间与流水之间的关系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象的欣赏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押:象征着珍贵与美好。
- 莺燕:象征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 银筝与琵琶:象征文化与艺术的结合。
- 柳色与桃花:象征春天的柔美与生机。
- 芳草:象征生命的希望与广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下列哪一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A. 宝押绣帘斜
B. 芳草满天涯
C. 数尽归鸦
D. 流水韶华 -
“银筝初试合琵琶”中,体现了哪种文化元素? A. 绘画
B. 音乐
C. 舞蹈
D. 诗歌 -
诗中“柳色春罗裁袖小”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A. 哀伤
B. 快乐
C. 柔美
D. 威严
答案:
- B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辛弃疾
诗词对比:
- 《浪淘沙》与《春晓》:两首诗皆描绘春天的美好,但《浪淘沙》更侧重于音乐与生活的交织,而《春晓》则更注重晨光中的自然景象。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